孩子打人怎么办?以下8大妙法教你破解招数


几乎每个妈妈都会碰上这样的事情:宝宝过了两岁,不知从哪天起,他只要一生气,就给你一下子:养成了习惯后,更是频频出手,不分场合,随时随处都有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别人。

打人的定义

打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儿童攻击行为,多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父母要针对不同的原因,想出制止的破解招数。

阻止孩子打人的8大妙法

大声制止

打人原因: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妙法详解:很多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人,往往是因为刚开始的几次“尝试”没有受到立即有效的制止。

因此做父母的千万别跟《圣经》里说的那样“左脸挨打之后伸出右脸”,面对有暴力倾向的小霸王,最好还是大喊一声“住手,宝贝!”立即制止其打人行为。

但是,不要体罚孩子。体罚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使他感到委屈、无助,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不再溺爱孩子

打人原因: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是“我”字当头,这是孩子爱打人最主要的原因。

妙法详解:需求性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家长的溺爱造成的。父母平时对孩子有求必应,当孩子的愿望不能满足时,就会有攻击性行为。

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可作适当惩罚,如立即取消目前他最想得到的奖赏或者游戏。

但是要注意控制程度,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攻击性行为得以强化。

打造平和环境

打人原因:孩子社交能力差有些孩子想要个东西别人不给,他又不懂如何“要”,于是就打人。

妙法详解:打造平和环境听上去很玄,其实很简单,就是提供足够的玩具及宽广的活动空间,避免孩子们因碰撞或抢夺玩具,产生攻击性事件。

最重要的是别给孩子具有攻击性的玩具,例如:玩具手枪、弹马等。

远离电视

打人原因:模仿看电影电视上有打人的镜头,觉得好玩.于是就模仿。

妙法详解:电视节目大多是针对成人而设计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争吵和打斗镜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远离电视,只在少儿节目时同开机。

其他时间让给弥足珍贵的家庭活动,如陪孩子搭积木、给他讲故事、和老人交谈......

沐浴在轻松和睦家庭气氛中的幸福孩子,怎么会挥起他的小拳头?

经常表扬孩子

打人原因:孩子希望被别人注意,父母或幼儿园老师忙于其他事务时往往会忽略孩子,孩子就会用比较强烈的破坏性举动来引起注意。

比如家里有小客人来访时,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客人身上,小家伙感到失去了平日的焦点地位,产生了失落感,很容易寻衅闹事了。

妙法详解:要经常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让他明白只有做好孩子才能被人喜爱、关注。

这样,当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时就不会动用暴力,另外要适时给予孩子一些体贴的询问,如“你是不是不高兴了?妈妈和阿姨说话,忘记和你说话了。”

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情了?”倾听孩子的诉说,让他觉得并没有被遗忘

帮孩子发泄

打人原因:身体不舒服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通过打人发泄。

妙法详解:父母要懂得帮助孩子宣泄情绪,让心情由阴转晴。

选择适当的场合,让孩子把心头的不快发泄出来,避免进一步发生攻击行为。

如说:"我知道你很难受,你可以跟妈妈说说是什么让你不舒服了,或者喊叫,或者把不愉快的事情画出来,但绝对不能打人。”

甚至可以让生气的孩子捶打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总之要给孩子打开一个疏泄情绪的窗口。

帮孩子减压

孩子打人怎么办?以下8大妙法教你破解招数

打人原因:生活变化大不适应。

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孩子不了解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出现打人现象。

妙法详解:有些孩子对生活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情。

有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是常带孩子走出家门,暂时离开几间房几个人的小环境。

在户外跑一跑,阳光、蓝天、新鲜空气,肢体运动胜过干言万语。

眼界打开了,心胸也拓宽了,更容易形成开朗和乐规的性格。

孩子打人怎么办?以下8大妙法教你破解招数

家人和睦

打人原因:父母或家人的“榜样”可能令你没想到的是,也许你就是孩子打人的“老师”。你有没有因为心情不佳,粗暴地回应别人友善的言语?

你有没有和爱人为了一本有趣的杂志争抢不休?

在孩子的思维中,存在即是有理。

他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将转化为他的行为。

妙法详解:家庭就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他在观察和模仿这个小世界里发生的一切。

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父母争吵时要尽量避开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绝不能有攻击性行为。

大家好,我是全职宝妈开尔,喜欢分享育儿知识,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相互交流学习,畅所欲言,喜欢我记得关注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妙法   打人   岁出   孩子   攻击性   溺爱   性行为   招数   详解   情绪   父母   玩具   原因   发生   妈妈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