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人群标签怎么用-信息流平台举例

营销人了解各渠道的特性,并根据渠道特性结合自己的产品推广,才能将营销推广的价值最大化。今天分享信息流平台的特性,了解渠道的运用。

渠道人群标签怎么用-信息流平台举例

渠道人群标签怎么用

注释:

主动被动: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户是否主动想要了解你的产品,大搜类一般是顾客主动搜索,意向会很高。而信息流平台是平台推送的广告是被动接触的需求低。

年龄:年龄需要跟产品匹配,比如你的产品是年纪较大的,而平台更多是年轻人,这种效果一般较差。以口腔行业举例,团购类平台其实更适合正畸、美白等产品,因为都是年轻人的产品。

质量:这里指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需求高质量高,需求低质量低。

收入:收入决定了顾客对产品的决策,特别是高价格产品对收入有直观影响。

地域:对于医疗服务产品、餐饮等,一般是本地服务。投放需要注意顾客消费跟地域的关系。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的高低决定了触媒习惯,以及对产品自主理解的能力。文化程度高的顾客一般自我学习和了解产品更容易,且选择谨慎。而文化低的触媒习惯不同,且一般了解产品的难度更大一些,决策容易冲动,不确定性高。

需求阶段:从产品需求到最后决策分多个阶段,比如:产生需求,了解症状,了解产品,了解危害,了解价格,了解行业特性,了解品牌等。产生需求、了解症状、了解产品、了解危害等这些阶段的顾客决策前期,容易预约不容易成交,顾客需要培育。而了解价格、了解品牌等阶段的顾客更容易决策。

市场教育:指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市场不断地对顾客进行产品的宣传和了解。而顾客对产品教育程度高指对该类别的产品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反之教育低,是指产品了解前期,对产品认知少。

邀约难度:主要影响因素,顾客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和阶段,对同类型的产品对比,是否是主动需求等。所以一般主动需求,决策阶段,对产品高认知和对产品低认知等情况都容易邀约。

爽约:预约了但是不来。主要原因是未到决策阶段,不太了解处于产品认知低稀里糊涂就预约了,或者竞争激烈去了竞品。

是否上门:并不是指去过自己家机构,行业其他机构去过也算。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决策阶段,对比方案和价格,认知度很高,决策的后期。

竞品对比:也是决策的后期,一般是广告竞争激烈对比会严重。或者是本身上过门等。


营销是否做得好,平台和顾客特性认知很重要。

认知媒介特性,和平台人群特性是营销人判断和精细化运作营销渠道的工具。只有将以上特性和自己的产品决策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匹配推广的广告方式,销售的承接方式等。


线上运营需跟线下经营打通

对于产品未标准化的产品比如医疗服务而言,线上运营是需要和线下运营打通的。主动需求的平台和被动需求的平台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引流政策,话术等都需要定制对应的方案。

同样的信息流平台头条、快手等渠道,因为头条竞争激烈,顾客教育程度高,顾客决策阶段人群占比更高等特性,该平台是比快手平台更容易邀约和成交顾客。


现在互联网平台非常发达,营销人员只有充分了解现有平台特性,梳理针对该平台特性和自身产品匹配的运营链条环节,才能真正做到营销投放到产出的打通。而互联网发展速度快,基本3-6个月都要对平台玩法升级进行经营链条的匹配。持续的需求非常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人群   渠道   快手   触媒   平台   认知   特性   顾客   主动   程度   阶段   收入   需求   标签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