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一、作者介绍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2015),1919年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著名台湾作家,名震寰宇的文坛巨匠。罗兰19岁时曾在乡下任教,一边教书,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遍读《古文观止》、《红楼梦》、唐诗宋词等,就连《辞源》也当作小说细细研读。后来,经同学推荐,到天津女师附小教音乐课,曾组织音乐团体到广播电台主持《音乐欣赏》和歌唱指导等节目,这使她的音乐修养大有长进,不久便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女师院音乐系,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音乐专业学习。1948年4月,大学尚未毕业,只身闯荡世界,去了台湾,毛遂自荐当上台湾广播电台播音节目主持人。在这个节目里,罗兰用自己的经历、体验和理解,谈生活、谈理想、谈道德、谈修养、谈友谊、谈爱情,凡涉及人生的话题无所不谈,节目办得新颖活泼、简洁明快,富有深刻哲理又浅显通俗,受到听众普遍欢迎和高度赞誉。罗兰44岁时,出版第一本书《罗兰小语》第一辑之后,创作激情如大海波涛奔涌,一发不可收,成为每年都出二三个集子的高产作家。至今,她已出版《罗兰小语》5辑,《罗兰散文》11 辑,《绿色小屋》、《飘雪的春天》、《西风·古道·斜阳》等长短篇小说5部,“堪称新传记之范本”的自传性文学《岁月沉沙》三部曲,以及诗论、游记、诗歌剧、广播作品 31 部。罗兰的作品多次获奖。1969年《罗兰散文》获台湾“中山文艺奖”;1994年获广播金钟奖特别奖;1996年《岁月沉沙》三部曲获台湾文学界第二十一届文学奖。出版作品除《罗兰小语》外,还包括散文、小说、游记、诗歌、诗论等。2003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1988年深圳海天出版社首次向中国内地读者推介台湾作家罗兰和她的作品,其后陆续出版了《罗兰小语》、《罗兰散文》以及部分书信体文集和论文集,获得极大反响,在中国内地迅即形成“罗兰热”。其中《罗兰小语》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热衷的“励志书”。《罗兰小语》、《罗兰信箱》等作品,是她在广播电台做主持人向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诲、或交流心得体会谈心式的作品。由于它充满关爱,充满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概括,因而不仅广受台湾青少年的喜爱,而且经过岁月沉淀之后,又在大陆青少年中掀起一股热潮。由于出生于中国传统的书香世家。她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含蓄、隽永;洋溢着中国式的哲思,睿智、通达;体现着作家对现代社会的深层思考,深刻、清醒。 

二、主要内容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本书由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年重新编辑出版发行。该书首次在大陆出版是由深圳海天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发行。

《罗兰小语》是罗兰女士在广播主持工作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写下来的,是对种种社会现象与人生苦乐的切身感受与心得。这些“小语”从一个极其俭朴单纯而又十分开朗明亮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车水马龙、巨厦连云的时代。它是作者从六十年代到世纪交替之间,在每晚一小时的广播节目中,随着当时当日对人生的感受与心得所写下来的播稿与在其他刊物所发表的短论的合集。

三、本书的核心思想

《罗兰小语》被称为中国人自己的心灵鸡汤。它不仅书写着作者对社会现象与人间苦乐的种种感受与心得,而且凝结着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在这本书中,作者谈理想、谈抱负、谈道德、谈修养、谈友谊、谈爱情等等。那种包含着哲理性和启迪性的关爱话语,就像一曲空灵曼妙的古典乐曲,都会一直在心灵的天空中回响,足以让一颗浮躁、悸动的心沉静下来。像一株空谷幽兰,芳香悠远,给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精神享受。不管谈及哪个话题,总会有那么一缕深入人心的温暖,像雪后的艳阳,让人欣喜不已过后,能够顿悟出人生的真谛和况味,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四、书中金句摘录

学习知识点1:很多孩子都有一个时期喜欢胡闹,但绝大多数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地悔悟,走上正轨。多数青年都在他成熟之后,明白了认真做事、哈好用功的重要。加入我们懂得怎么给他们保存一个革面洗心的机会,不使他们留下有记录的污点,不公开他们的过错,他们的进步会快得多。

学习知识点2:教育的使命是发现一个人内在的长处,然后区培植它,鼓励它。当你看见一个被认为一无所长的孩子,在你的爱护诱导之下,发挥出他可惊的特长,成为一个出众的人物的时候,你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学习知识点3:但是对自己那无法实现的愿望焦急慨叹是没有用的。要想达到目的,必须从头开始。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正如爬山,你只好低着头,认真耐性地去攀登。到你付出相当的辛劳努力后,登高下望,你才可以看见你已经克服了多少困难,走过来多少险路。这样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会积累成更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标的成功。最终的目标绝不是转眼之间所可以幸致的,在未付出辛劳艰苦和屈就的代价之前,空望着那遥远的目标着急是没有用的。而唯有从基本做起,按部就班第朝着目标进行才会慢慢地接近它,达到它。古人说,“唯有埋头,才能出头。”种子不经过在坚硬的泥土中挣扎奋斗的过程,它将止于是一粒干瘪的种子,而永远不能发芽滋长成一株大树。

学习知识点4:“腹有诗书气自华”,音乐更能给人增加一层在此之上的光辉。“韵律”反映在举止上,也反映在对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欣赏与选择上,环境与个人格调的形成,也是一种对“韵律”的欣赏力。  、

学习知识点5:我常觉得欧洲许多国家的环境之美,和“音乐”有互为表里的关系。爱音乐的人可以忍受贫穷,但不能忍受俗气。音乐是直接诉诸感情的艺术,一首音乐作品,如果没有动用感情,它就不是一首动人的音乐。音乐不是求名誉与获利的工具。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音乐,那起步时的层次就低了,又如何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 人们爱音乐,是因为感情需要得到共鸣,所以有很多时候,“音乐”会和“爱情”混在一起——那会令你沉醉。音乐是人类超越了时空所收到的“情书”。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五、 我的阅读收获

通过对《罗兰小语》一书的深入学习实践,感觉罗兰老师在面对读者和听众在遭遇人生的种种境遇时,那长者般的开导、说理,让我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提高自身的工作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喜欢阅读的我来说,这本书给我感触深的地方太多了,真的是俯首即是。比如对于读书,作者给出了她的见解——“读书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而且他给你的一些启示,叫你认识你自己狭小天地以外的世界;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己朋友一般的快乐。”的确,这段文字恰如其分地说出了我对这本书的阅读心得。在作者看来,读书以“为了快乐、为了美丽、为了滋养生活”为宗旨,依我拙见,觉得还应以“为了净化心灵”为宗旨。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在这个物质文明进步快速的世界,人人都在为了生活而不断奋斗着。尽管日日奔波竞逐,但有时难免内心会伤痕累累,当然也会有难以言说的苦涩找不到一个体己的人倾诉的时候。而这本书就像是一位亲切、睿智的益友,你可以尽情地向它索求安慰与鼓励,与它进行毫不设防的交流,找到自己心酸的出口。每个人都有孤单的时候,也都会有寂寞凄清的日子。也许是因为作者曾只身前往台湾的缘故吧,她对寂寞的感触可谓是深入骨髓的细致。她是这样讲自己无处消遣的寂寞的:“人们多数喜欢看你春风得意时的笑脸,而不喜欢听你秋扇见捐时的牢骚;人与人之间只能在笑语喧腾的时候显得亲热,或在一方可以施舍善意、博得慷慨之名的时候,显得仁慈;舍此之外,没有谁会真正分担你心灵上的寂寞。”若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风雨是不会轻而易举地在短短几句话中将人情冷暖解析得如此透彻的。她也贴心地给读者的寂寞找了一个出口——“能够在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孤单;在冷清的时候,不觉得寂寞;在空闲的时候,不会无所事事,所靠的是内心的丰富与充实。”因为只有一个富足的内心才是撑起人生大厦的基石。如果内心充盈,任何风浪都击不垮你的生活。

“人生”是谁也没法给出一个准确定义的一个名词。但她却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在本书中做了令人醍醐灌顶的大篇幅论述。她说,“人生像是在海上航行,我们自己是一叶叶的孤舟。难得海上没有风浪,在风浪之中,又有难得有人真的能来帮助我们。放眼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在靠自己。”如此沧桑又现实的论断,一定是在岁月的磨砺与内心的坚强中总结出的箴言。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越来越多的人追逐金钱,被物欲渐渐熏染而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忘记了高尚的理想,作者在为此深深悲哀的同时,也深情地呼唤理想与人性的回归:“当你的心思被金钱与物质占满时,就再也没有余地去容纳理想。”作为一位深受青年人喜爱的作家,她也真心地对初入社会的青年人给出自己的赞美与忠告:“年轻人比年纪大的人可贵的地方是他们有热忱,千万要把握自己这可贵的一点。不要学油滑,做事不可斤斤计较。”我所提及的这些只是这部《罗兰小语》的冰山一角,虽然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她还是以最大的视角观照这世间的人情世态。它就如同一位学富五车但又聪颖温和的长辈,轻轻地牵动、扶持着你迈向人生的辉煌与幸福。她不仅以丰富的知识、饱满的情感来精心的“熬制”这份心灵鸡汤式的“小语”,而且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温婉流利的笔触来带领读者参悟人生、欣赏生命,引导人们奋发向上。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慰勉着、滋润着因竞争奔波、物欲膨胀而失衡的干涸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部情感饱满、奔放流洒的散文集。在优美的字里行间,将一份份温柔的情怀向读者轻轻地流洒,让真情俯拾即是。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朋友也许会背叛,亲友也许会分别,但书籍永远也不会抛弃我们。他是最忠诚的“朋友”。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卑微还是伟大,它都会以平等的姿态去接纳需要它的每一颗心灵。不管你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社会的什么地位,这本书都是一个随时可以给你安慰的贴心朋友,为你解除心中的的云翳,给你阴霾的天空带去阳光、星光。

在浩如烟海的心灵类书籍中,想要找到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爱不释手的书籍真的不是很容易。和我阅读过的同类书籍相比,《罗兰小语》没有说教式的居高临下的语言姿态,而是像一位贴心的朋友一样,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尽情地向它倾诉你的衷肠。读完它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她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甚至发现了以前从未意识到的另一面自己,让我觉得跟自己走的更近了,更了解自己了。这也是我初读和再读它时最激动的发现,它也让我有种更为其妙的感觉——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位未曾谋面的长者在谆谆不悔地教导着我,让我浮躁不安的心沉静。它就像黑夜中的一盏灯塔,为我迷茫黯淡的航路指引了前行的方向。这也是激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真心的想跟大家介绍这位贴心温和的“良师益友”。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借这本书的智慧,消除我心中的郁闷,助我重拾人生的自信,帮你重塑生活的希望。每颗心灵,都需要一方净土来安放它。人世事变迁,岁月静好,让这本书为我扫去时光给心灵布上的尘埃,洗涤心灵,擦亮智慧,才能让心变得明晰、轻盈。让我怀着一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淡泊心境来编织缤纷的人生。读《罗兰小语》,做最好的自己。《罗兰小语》将是守住我诗意灵魂的的一颗菩提。

用一首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做结束语吧,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六、行动计划

好书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也想把这本书的读书心得通过各种方式分享给更多喜欢读书的朋友。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弘扬践行自学精神,凝聚发展力量,传递人生正能量。爱学习,爱生活,我是东北自学哥。欢迎您的关注,感谢您的点评。

朋友,相信我,通过读书,终有一天,梦想会照进现实;通过读书,终有一天,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园。相信我,跟我一起读书吧!让我们一起在书海中遨游,一起去寻找我们心灵的精神家园。

读《罗兰小语》学习实践笔记

东北自学哥/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着作   台湾   知识点   内心   作家   岁月   读者   寂寞   心得   心灵   笔记   人生   朋友   作者   作品   音乐   罗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