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作者:龚育之 石仲泉 逄先知 201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工作书籍学习实践:人物传记类

一、学习知识点摘要

学习知识点1: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态度读书欲望愈来愈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后来,即使再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他也总是不忘读书。到陕北以后,毛泽东通过各种渠道,尽一切可能,从国民党统治区购买各类书报。到了延安,他的书逐渐多起来了,并有专人替他管理。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毛泽东跟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休息室里,北京郊外住过的地方....都放着书。每次外出也带着书,再外地还要借一些书。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学习知识点2: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做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一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学习知识点3:毛泽东的学问很渊博,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他碰到不懂的东西,或者读一些有关的通俗小册子,或者请教专家,或者查工具书。在读书学习上,毛泽东无止境地追求着,一步一步地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学习知识点4: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读报纸杂志的习惯。毛泽东有时把读报看得比读书更重要,更紧迫。一天不读报时缺点,三天不读报时错误。这是从延安时期流传下来的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嗜读报刊时为了增进知识,雪球救国救民的真理;那么,在紧张的战争碎玉,以更加迫切的心情如饥似渴地阅读报纸,则时直接喂了革命战争的需要。毛泽东阅读报刊也是有所侧重的。没腿必读的报纸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大公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上海《解放日报》、《天津日报》等。经常看的杂志主要有:《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新建设》、《文史哲》《科学画报》、《红旗》《学术月刊》《现代佛学》等。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二、实践心得

本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通过这本书,你能够走进主席的读书世界,了解主席的读书生活。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三、实践成果

这是一部讲述毛泽东同志关于读书学习方面的专著,里面的作者大都是主席身边曾经工作过的人,对于主席读书生活比较熟悉,所以写起来信手拈来,图文并茂,真实可信。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书中有珍贵的历史图片,还有毛泽东同志在读书过程中所作的笔记、批注等。总体读下来,大致有一下几点感悟和收获:

一、努力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据说毛泽东同志即使在离开人世的当天,仍然手不释卷,勤奋学习。据当时为毛泽东管理是图书的徐中远记载,毛泽东要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时间是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六日。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共读了七分钟。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书中还有大量篇幅介绍了毛主席的读书生活。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在炮火连天的岁月,无论是在陕北延安的窑洞里,还是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卧室里,主席的身边总是摆放着书。每次外出也带着书,在外地还要借一些书。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的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载。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说过:”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么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毛泽东一自己的实践,实现了他五十多年前所做的诺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学问家,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活到老,学到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还有什么比勤奋学习、终身学习更能让人心潮澎湃、更能催人奋进呢?我想啊,如果不抓紧时间,恐怕真是要蹉跎岁月了,与其如此,莫不如积极行动,充实自己,好好读书,勤奋学习,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二、努力做经典书籍的践行者。毛泽东对鲁迅作品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在低矮的窑洞里,毛泽东秉烛夜读,毛泽东阅读鲁迅著作十分认真,常常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一边读,一边画,文章读完了,书上也画满了直线、曲线、圈圈、点点、三角、问好等多种符号和标志;同时还留下一些简明的批语。毛泽东对《鲁迅全集》十分珍爱。他转移、行军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在那戎马岁月,毛泽东的不少书籍和用品都丢弃了,可是这套二十卷的《鲁迅全集》却一直伴随着他。到中南海居住后,有一天,他在书房里阅读这套《鲁迅全集》,一边翻阅,一边饱含深情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套书保存下来不容易啊!当时打仗,说转移就转移,有时在转移读的路上还要和敌人交火。这些书都是分给战士们背着,他们又要行军,又要打仗,书能保存到今天,我首先要感谢那些曾为我背书的同志们。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三、努力做学以致用的践行者。毛泽东同志是学以致用的求索者。毛泽东同志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来获取各类知识。他的读书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毛泽东所以能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战略眼光宽广一些,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毛泽东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不论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还是同别人谈话,他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抓住要点,抓到问题的实质。 纵观我们每个普通人的人生,在参加工作的几十年里,如果能够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兴趣,认认真真地去深入阅读和思考,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想这个人的事业和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加有价值。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习实践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革命战争   陕北   庐山   炮火连天   延安   鲁迅   渊博   知识点   自然科学   学问   著作   主席   同志   书籍   笔记   知识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