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孩子有些缺乏主动性,内向,不擅长表达。幼儿园老师想让他当护旗手,但孩子说不想去,因为他不想上台讲话。

我们教他,你就说我是大班的XXX,他说我不是XXX,我说那你是谁,他说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空气。

我先生说是我娇惯他,要给他人为的挫折教育。这与我观念完全不一样。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上集,分享了老师对此的部分回答(见链接)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上)

现在继续分享如下:

晓莉老师:

咱们继续聊聊孩子,我想先问你三个问题:

为什么想让孩子去当护旗手?为什么希望孩子能主动当众介绍自己呢?孩子不这样做,你在担心什么呢? 

学员B :

我们其实是有一个心理的变化过程的:

1.优秀的孩子才可以当护旗手,我自然希望儿子也能当上护旗手;

2.班上其他小朋友基本上都轮流当了。

3.儿子想当护旗手,但是不愿意当众讲话介绍自己。

其实我并不想要改变他。只是想通过他的这个行为,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还需要作出什么改变?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晓莉老师:

好的,在这件事上面,孩子似乎缺乏主动性。我想先从心理学层面,说说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一个人自主采取行动,并影响他人或环境的心理倾向,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谓主动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与事情有关的“责任感”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的问题。

所以,在生活中,原本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他们却显得一点儿都不着急,家长都快急死了。

比如:孩子吃饭不急,洗脸不急,起床不急,穿衣服不急,上学不急,做作业更不急。甚至临近高考,还是不急。让父母们很焦虑。

一句话,这些孩子缺乏主动性。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孩子的主动性最早形成于1.5岁至六岁的成长经历。

当孩子第一次有了走路和跑步的能力,使孩子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探索倾向,并倾向于采取冒险行为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他们往往不走好路,而专捡难走的路,他们喜欢爬高,并从高处爬下来跳下来,他们喜欢弄坏电动玩具,一边测试能不能让玩具停下来。

他们偶尔会逗哭弟弟妹妹,或者用恶作剧来挑战自己的父母,看看能不能影响对方的情绪,这些顽皮捣蛋行为都指向一个心理发育目标———主动性。

如果父母等对孩子的上述行为进行了过度限制或惩罚,或者过多地“包办代替”帮孩子做事,就会破坏孩子主动性发展,形成“自我怀疑”和“依赖型”个性。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学员B :

是的,婆婆爷爷,非常保护孩子,生怕他受一点点伤害,不让他跟大孩子玩,认为大孩子会伤害到他。

孩子爸爸会训斥比较多,比如吃饭磨蹭、用手抓、弄脏衣服时。

晓莉老师:

是的,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孩子的行为过度忧虑、过度保护或娇宠的家庭。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为孩子的事情而过度焦虑”,导致孩子自己就一定不会为自己的事情着急,因为他自己的事情已经成功地从他那里转移到父母那里了。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学员B :

我比较“放纵”他,在地上滚着玩,吃饭用手抓,玩从高处跳下来的游戏,让他跟其他小朋友玩。

几种情况都有,但是那几年我的情绪不好,很容易生气,看不惯孩子爸爸。

晓莉老师:

所以,你现在感觉? 

学员B :

所以,我觉得,首先要爱自己,过好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那个时候,我想要爱孩子,也知道什么样的方法对他是好的。但是,我自己都不开心,又怎么能给到他真正的爱呢?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晓莉老师:

说得好,正如你曾告诉大家,聚会时,不要总是聊孩子们,也聊聊自己。

我们活得精彩,就是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

爱孩子,但不要成为“孩奴”!

想要孩子有主动性,我们自己先要有主动性,去争取自己幸福的主动性,去展示自己美好的主动性,去相信自己的主动性!

学员B :

今天的交流又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也让我更相信自己。尽管以后还会面临很多烦恼,但是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缘何缺乏主动性?如何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下)


晓莉老师:

不被上一秒牵绊,不为下一秒担忧

智慧的女主人,因为有你,你们一家人会越来越好。

学员B :

我记得世勋老师说过一句话,女性可以引领一个家。大概是这个意思哈,原话记不清了。后来,我时常也会想起这句话,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然后我就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行为。

专注个人成长和情绪情感指导十余年,疗愈个案上千例,欢迎关注“养心玉观音”。

您若有亲子教育方面的困惑,欢迎留言或私信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主动性   护旗   包办代替   孩子   高处   焦虑   学员   小朋友   倾向   情绪   父母   事情   能力   老师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