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休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在喂养孩子的错误认知(三)

如何区别孩子的思想偏激、认知偏差和认知错误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认知不稳定,大脑额叶发育不完善(这句话需要确认一下是否准确),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和假想观众是青春期孩子的典型特点。他们常常思想比较偏激,经常会有非黑即白的思想“班上同学都是垃圾”,“我就是学渣”,“老师就针对我”,“不要你管”,“你不懂”,“老子就要说了算”等相对偏激的言语比较多。

对于这种思想偏激的思想,父母不必过于紧张和急于修正,也不必太较真,随着年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孩子的这种偏激会越来越淡化,但父母需要重视的是孩子偏激语言背后的声音投射的心理需求,只要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合理的支持和引导,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认知偏差相比思想偏激就更递进一步了,比如太多休学的孩子认为“要么就是考班上前几名,要么就不去考试”,孩子这种非黑即白心理,直接影响到他的行为,即不去上学了。

导致孩子认知偏差的大部分来自于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无形中传递给孩子的认知模式,比如小时候考了98分,父母就会问那2分为什么丢了?在孩子眼里,只有100分的孩子才是值得被爱的,就这样长期的思维暗示让孩子也不接纳自己的不够优秀,他的认知就出现了偏差,形成想赢怕输的心理,也这是心理学上的强迫思维,也是导致很多孩子在学业上无法坚持的原因之一,达不到目的就会放弃的脆弱心理是当今社会青春期孩子休学的普遍心理特征。

有的孩子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有出息的,但却极度厌学,其内心是纠结和痛苦的,因为过去父母的高期待、高要求和填鸭式教育让孩子早已产生“学伤”了的心理,可是父母不断灌输唯有考大学才有前途,孩子的认知中就认为考大学才是唯一的活路,对他们来说既特别厌倦又不得不走下去,所以他们会陷入无力和无助状态,对未来充满恐慌和逃避。

真正的教育是给孩子多条人生选择的机会,多留一条出路。而不是传递人生路只此一条,一旦路走不动了,他们就会万念俱灰甚至会用结束生命来解决问题。

这些偏执的思想大都是父母潜移默化传递的结果,由于自己的格局、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性,也羁绊和禁锢了孩子的思想和认知,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剧。

错误认知是在思想偏差的基础演变成更深的思想固化的认知观念。比如上面的小田和玉玉,认为整容才有自信,才能立足社会,认为找一个男朋友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等。过度依赖外在的东西来填补内在的空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习惯以物质来代替和补偿对孩子的关爱,而忽略了孩子内在精神需求是需要父母提升自己的格局、认知和三观,去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和带动,多花时间了解孩子,有效陪伴,用正爱滋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价值感,孩子的认知才能得以及时刹车和修正。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高要   认知   额叶   父母   错误   孩子   目的   偏差   偏激   青春期   格局   可怕   思维   需求   思想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