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林希言的文章《当你不想读书时,不妨看看季羡林的人生》

林希言 十点邀约作者 十点读书 2020-08-06

作者:林希言

主播:简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HS7usBsVKGLFaQ0sUEDjg

腾龙

Day35——

【拆解标题】

朴实的标题,一看即明。鼓励人们不想读书时,向国学大师季羡林学习,读季老的人生故事,做一个爱学习的人。

【拆解正文】

盛夏的北大朗润园,荷花绿竹,清香怡人。荷花,季老所栽,称为“季荷”。

荷之香,伴宁静;荷之韵,似冷淡。

季羡林出身贫寒,无背景依靠,凭借苦读书而改变命运,成为大师。

01 少小离家,寄人篱下

季羡林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官庄,全县最穷的村,他家是村里最穷的一户。

小时候的季羡林,连饭都吃不饱,一年只能吃一两次白面,家里根本没钱供他去私塾读书。

他是整个家族唯一的男孩,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才。

季羡林 6岁时,被其叔叔接到济南读书。这成为季羡林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

季羡林天资聪颖,初中开始参加古文学习班,还学了英文。高中3年,连续6个学期考试第一。

在济南,他并不开心,并非叔叔家人对他不好,而是时常因想念母亲,泪洒枕巾。但这段少时苦读书的日子,让季羡林看清了未来的路。

02 水木清华,意气风发

1930年,季羡林“赴京赶考”。他只报了清华和北大,结果这两所大学都要录取他,几经犹豫,他选择了去清华。

大学四年,他快乐并难忘。他拼命汲取知识,每一年他的学习成绩都是全优。

专业课之余,他还旁听了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课”,这对他影响最大,引导他走向了研究佛教梵语之路。

他的生活并不灿烂,读大三时母亲去世,季羡林未来得及工作赚钱报母亲养育之恩,深为悔恨。

后来他毕业,随及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状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教师的职位,却被同事的派系之争弄得心力交瘁。

后来,清华与德国学术交换处互派留学生,他报名后结果被录取。

03 留德十年,乡愁入梦

季羡林24岁前往德国求学,到柏林后随及补习德语,他之前虽学过德语,但却是“哑巴德语”。

一个月以后,季羡林被派到哥廷根大学学习。

在哥廷根,他结识了恩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潜心攻读梵文。

当时,季羡林同时学习梵文、英文、俄文、南斯拉夫文和土火罗文等多门外语。

引用俗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两年的交换生学习,他苦读并乐在其中。后因国内抗日战争爆发,这阻隔了他回家的路。再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同家里断了书信。

他一个人漂泊海外,痛苦万分,于是季羡林把满腔热情,投注在学术研究上,积稿盈案,乐此不疲。

1940年,季羡林的博士论文全优通过,荣获博士学位。

1945年9月,季羡林回国。这时的他,视野开阔,学术成就达到新的高度。


04 回归故土,潜心学术

季羡林回国后,到北大任教,一开始任副教授,一个星期,学校便破格聘任他为正教授,兼任东语系系主任。这“升职”速度,至今无人打破。

他家是北大最早亮灯的地方。 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工作,60多年如一日。

几年下来,他竟写出100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和散文。

文革时期,他也没有停止写作,那怕退休。

季羡林在80岁高龄,完成了73余万字的学术著作《糖史》。即使后来身居病房,还写下24万字的《病榻杂记》。

读书,改变了季羡林的命运。他的一生,学术硕果累累。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辞世,享年98岁。

引用《感动中国》致敬季羡林的颁奖词:“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文章结尾点题:当你不想努力时,不妨读读季羡林的人生,它将告诉你:拼命读书,才是大多数普通人逆袭的捷径。


【拆文感悟】

闲时,我曾阅读过季羡林文集3本,文中的故事,我似乎深知,阅读季先生的书,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心灵得到净化。

本文作者讲季羡林的故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且表述严谨,有叙有议,可见作者阅读季老的书非常认真,写作功底非同一般。

文章从北大校园朗润园写起,那是季羡林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见物思人,随即写季羡林的人生故事,自然贴切。

少儿时,季羡林离开父母到济南跟随叔叔读书,高中成绩优异考上清北。大学毕业后不久,作为交换生远赴德国留学,后因二次世界大战,他孤单一人在德苦学,最终以优秀成绩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的季羡林在北大教书,潜心做学问,学术成果累累。读书改变人的命运,读书让人变得聪慧,“读书+写作”让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得以延续。

季羡林,“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的称号当之无愧!

季羡林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021年8月6日


拆解林希言的文章《当你不想读书时,不妨看看季羡林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施密特   梵文   德语   全优   学术著作   清华   德国   济南   英文   叔叔   北大   教授   学术   人生   作者   故事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