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各位小姐姐们,大家知道吗,大姨妈陪伴我们的时间,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久。

小编大概算了一下,如果在14岁时月经初潮,48岁左右停经的话,大姨妈需要拜访我们400多次;每次算4天的话,它要陪伴我们整整4年半

所以如何跟大姨妈和谐相处,如何读懂大姨妈的求救信号,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姨妈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大姨妈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大姨妈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意味着排卵正常并且拥有健全的黄体功能。

但是越来越多的小仙女发现自己的大姨妈总是反常规出牌。

这里我们就根据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看看哪些情况代表了“没问题,不用担心”,哪些情况代表了“不太好了,需要重视啦”,哪些情况代表了“不能再拖了,要立马去医院”。

颜色深浅

女性正常的月经颜色通常是指暗红色或者是红色,而且还可能在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出现咖啡色或者是黑色的月经血。往往都是由于这次月经量比较少,月经血在阴道里面淤积被氧化而导致的颜色。

所以女性在出现这种情况以后,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治疗,只要月经量在正常范围内通常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是否有血块

正常情况下,月经血是不凝的,因为月经血内含有纤溶物质,造成月经血不凝。但是,当经量很多时,纤溶物质不足以使血液不凝固,就会出现血块。所以不用太担心。

不过有另外一种情况,当子宫内膜增生或者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时,也会造成月经量多、有血块。所以经常量多、血块多,还是建议去医院查一下。

味道变化

很多小仙女在姨妈期,都会感觉闻到一股似有若无的味道,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血本身会有些许血腥味,当经血通过阴道、遇到阴道菌群,也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味道。

这个味道通常不会改变,如果有一天,味道突然变陌生了,就需要警惕,看看是否是阴道菌群的问题。

血量多少

一般情况下,月经的正常量在20-60ml左右,有的人可能稍微比较多一点,可能在达到80ml,但是如果超过80ml,就考虑月经量过多。

大姨妈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但大姨妈血量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看。

血量过多

排除了个体差异性的情况下,月经量过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以及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等。

月经量增多需要注意观察具体的量以及持续时间,如果持续时间短可以暂时进行观察。如果持续时间长需要及时就诊,因为长期月经量增多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血量过少

如果血量过少,没有过子宫手术史,妇科体检也没有异常,其实也不用太担心。

不然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另外人工流产、刮宫引起子宫内膜薄,还有贫血等疾病也可以引起月经量少。或是患有盆腔结核,结核菌会侵蚀子宫内膜,导致大姨妈逐渐减少甚至是闭经。

经期长短

正常经期为2-8天,平均是4-6天。

经期的长短和血量多少也有联系,如果经期突然变长或变短,除了上文写道的血量多少的原因外,还可能是因为宫内节育器或者避孕药等避孕措施,造成激素波动,导致经期变化。

早到晚到

月经周期是指这次月经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的第一天之间的间隔时间,月经周期的范围是21天-35天,通常是28天。

大姨妈早到或者晚到七天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出七天太多,持续观察过一段时间后,排除个人原因(体脂率低、作息不规律等)外,可能是以下问题:

周期缩短、大姨妈早到,有一部分的可能性,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发育紊乱。

导致大姨妈迟迟不来的原因则可能是排卵障碍,甚至不排卵。

痛经

大部分痛经都属于原发性痛经。

大姨妈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原发性痛经是由经前的盆腔充血和前列腺素作用导致的。

集中在下腹部,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所以不用太担心。

一少部分属于继发性痛经。

是指生殖道有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的炎症都可能引起,这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

它的特点就是会越来越疼,并且很难自行消退,有些人吃止痛药都不管用,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就医。

非姨妈期出血

非姨妈期出血,可能是以下情况:

排卵期出血。

是由于卵泡破裂以后,雌激素短暂下降,造成子宫内膜的撤退性出血,会持续1-2天。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没有生育要求的话可以先观察一阵再就医诊断。

不规则出血。

大姨妈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性,这种通常是由某些疾病导致,可能是阴道异物,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输卵管癌等疾病,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就诊。

希望每个小仙女都有一个乖巧的“大姨妈”!

大姨妈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血块   经血   原发性   内膜   盆腔   姨妈   阴道   子宫   月经   经期   信号   味道   担心   疾病   原因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