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关于收款条码的管理新规如何落实呢?

【齐大圣论道线下互联网】[咖啡]

早安,在小鸟啼秋风的乡间问候各位[抱拳]


央行关于收款条码的管理新规如何落实呢?

央妈本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的新规,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条码支付受理终端的规定。

显然是为了防止被诈骗分子用于犯罪,央妈规定说: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确有必要进行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的,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对相应收款人实行白名单管理,并审慎确定白名单准入条件与规模、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的有效期、使用次数和交易限额。对于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款条码,应当参照执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有关规定。

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付款码以后不是想用就用了。限制“有效期”,意味着每个付款码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限制“使用次数”,意味着每个人以后只能生成有限多的付款码,超过限额就没法用付款码付钱了;限制“交易金额”,意味着以后用扫码支付方式每月都会有限额。或许,以后出门还是要带点儿现金,免得出现突然不能使用条码支付的窘境。

这些措施的落实,就看各家第三方支付的招数了。

[关注我,跟您一起思考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资本、创业与投资的那些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条码   大圣   都会   收款人   审慎   窘境   终端   限额   央行   服务机构   静态   面对面   有效期   次数   措施   名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