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家长请查收



小儿腹泻是常见多发病,尤其是冬春季节。很多老人认为孩子拉肚子是受凉了或者吃坏肚子了。真的是这样吗?

1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一下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 对应措施:加强护理,及时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部防止局部感染。

2轮状病毒感染

低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 对应措施:目前没有特效药,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补充电解质。注意饮食卫生,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发现感染隔离观察和治疗;宝宝不接触患者。

3痢疾

幼儿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 应对措施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恢复后注意饮食卫生,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4着凉或者感冒

宝宝体质较弱,面临季节交替时。易受凉、感冒,继而出现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5次以下,大便带颗粒、酸臭,因为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有时会腹痛,便检无细菌和病毒感染。保暖后、感冒恢复或减少食量时会缓解并恢复。 应对措施:如腹泻不太严重,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可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喂奶粉的宝宝,注意奶液温度,不易过冷。

5过敏性腹泻

过敏性腹泻多发生于进食或通过母乳吸收到了过敏源后发作。表现为腹泻,大便型呈烂糊状,严重时可呈水样状,带粘液或血。通常不伴有发烧、呕吐等突发症状。这是区别于感染性腹泻非常关键的一点。 应对措施:避免接触过敏源,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腹泻期间注意忌食油腻食物;牛奶、羊奶暂停或减少喂养量,可以选用水解蛋白奶粉,不要盲目用腹泻药,根据医嘱建议治疗。

6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最典型表现就是腹泻。一般表现为宝宝吃奶后半小时左右即出现拉肚子。严重者一天可达10次,婴幼儿尿布上常常有黄色或青绿色稀便,腹部有“咕噜”声,总放屁,容易出现肠绞痛,宝宝易哭闹。 对应措施1、先使用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再逐渐过度到母乳或普通奶粉,根据宝宝耐受情况增加含乳糖奶类的量。2、可以添加乳糖酶辅助消化,建议家长咨询医生后再给宝宝服用,以免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服用不当可能还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烂糊   虚胖   青灰   宝宝   乳糖   痢疾   医嘱   母乳   保暖   奶粉   大便   餐具   症状   生理   家长   措施   常见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