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撰写技巧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撰写是在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实的情境及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叙事的形式呈现。运用描写性的研究文本,记录真实、典型的事件。

一个好的幼儿园案例应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它叙事有趣,引人入胜,体现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展现着幼儿教师的聪明智慧。

那么,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1.教育案例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实进行研究的生动事例的再现,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或观点,对事例进行描述。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2.内容最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反映时代的要求。并且通过事例可以给读者带来许多思考,当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时知道该如何应对。描述时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个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

3.案例中要包含有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考。

下面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有关社会领域情境教学活动案例《冬至里的彩色花样水饺》

一、背景简述

情境教育被实践证明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游戏化情境教学的体验过程中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情绪情感的发展。为此,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借助冬至这个时节开展了《冬至里的彩色花样水饺》的情境教学活动。让小班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感受着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体会着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幸福与快乐。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情境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为了激发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幼儿园来自各地区、各地域教职工为教育资源。共同组建了“饺子馆”团队。通过,带幼儿参观“饺子馆”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文化的特点。一个个花样饺子的呈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调动幼儿原有经验,鼓励幼儿能够大胆的参与到活动中。教师还创设了,游戏体验馆。使得,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想探究的内容,丰富幼儿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二、案例描述

皓皓小朋友在平日的活动中总是需要有一个老师陪同才愿意参与到大家的游戏活动中。见到小朋友或其他的老师走过来拉他的小手,他会转身离开或躲在我的身后。

今天,走进“饺子馆”的他很是活跃,拉着老师的手说个不停。皓皓对我说:“我吃过绿色的饺子,妈妈给我包过。妈妈说:“绿色的饺子是菠菜汁做成的,很有营养”。看他今天心情不错,我特意拉着他的小手,往小朋友多的地方走去。手指着其他颜色的饺子对他说:你看这里还有橙色的饺子呢,真好看。此时,皓皓已经被多彩的饺子吸引过去,已经忘却自己所在的位置。站在一旁的欣欣说:这饺子怎么是绿的?我在家吃的饺子是白的。皓皓着急的说:这是菠菜汁做的。看到他能够跟身边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应小朋友的问题,不再回避与抵触,我很是欣慰。此时,我尝试着松开了他的小手。对他说:咱们把这么漂亮的饺子照下来吧!也发给妈妈看看,好不好。他点点头,接受了我的提议。并没有拒绝我暂时的离开。自己停留在那里和小朋友们继续观看老师们包饺子。

三、案例分析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步入幼儿园这个小小的群体社会中。对周围的人、事、物有着生疏。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归属感对于人的社会性、甚至人的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著名心理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两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上,列为人的重要的心理需要。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的接受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可归属的群体,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

《指南解读》中冯晓霞教授曾提到“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由此,我们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以培养幼儿归属感为切入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运用各种节日、活动开展渗透教育。

节日的情境体验式游戏教学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社会认知同时,拉进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园教职工;幼儿与幼儿园之前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幼儿园   案例   小班   归属感   冬至   事例   情境   饺子   小手   小朋友   群体   幼儿   真实   教师   技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