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知乎上有个人们话题:


人能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吗?


有人回答,能,原生家庭只是一部分人生活不努力的借口;

有人却觉得,不能,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


对于原生家庭的伤害,很多电视剧也呈现过,比如《欢乐颂》的樊胜美,《都挺好》的苏明玉,都是在这样的伤害中成长的。


最近热播剧《安家》,也有这么一个同样的人物。


她就是女主人公房似锦。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每个不幸的女儿背后,都有一个又爱又恨的家


房似锦喜提热搜:终于与家里断绝关系了!


(抓紧时间庆祝,以防剧情反转回大团圆......)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自《安家》开播以来,活活被房似锦她妈气死了几十次。


为了让女儿早点工作,赚钱养家,撕了房似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逼女儿给儿子买房子,张口就要100万,不惜闹到单位,让女儿颜面扫地;


付了首付还不够,还要求女儿连月供也包了。


甚至不让女儿结婚,强迫女儿用尽一生来赡养全家。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生气归生气,但房似锦她妈——潘贵雨,这个人物很值得聊一聊,至少她把中国万千家庭重男轻女,一碗水永远端不平的原生家庭的毒瘤,又一次展现在大众面前。


她更像是一个20年前的影视剧里的人物形象,角色单一、扁平的——妈妈的温度感全无,内心的矛盾感全无,人性的善意全无,妥妥的「三无」人设。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潘贵雨的形象,很容易引起暴怒,却难刺激深层思考。


毕竟,重男轻女的家庭、社会现象,最后归罪到个体人物的善恶上,是难以服众的。


再说房似锦。


一个人到大城市奋斗,经历千难万苦才站稳了脚跟,可那点积累远远不够填那个无底洞的家。


每当有这样的角色出现,无一例外都会引起全社会范围的讨论,因为在中国,有太多的「女儿」为此而痛。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也许,《安家》最终还是会和《欢乐颂》、《都挺好》一样,与家庭和解,大圆满结局。


毕竟,这样一个越深挖越痛,又找不到什么解决方案的话题,用一个开心圆满的结局来掩盖发生过的一切,既处理得「巧妙」,又显得很正能量。


然而如果你身边真有这样的朋友,你一定会发现,和解?太难了。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甚至虐待,对他们的影响远超想象。


这种伤害未必像影视剧里那样鸡飞狗跳,更大可能是无声的,甚至是无意识的,但酿出的悲剧和苦果一点也不比影视剧里的差。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有些原生家庭给孩子的伤害是悄然无声的


和房似锦的故事比起来,朋友淘淘麻麻的真实经历,更能代表普通大众,有些父母给孩子的伤害,是悄然无声的。


人到中年的淘淘麻麻,杭州2套房,衣食无忧,家人健康,在别人眼中,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她却说自己从来不觉得人生有什么快乐,在她30多年的成长过程里,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得到过妈妈的肯定,妈妈给的,永远是批评和指责。


最近一次冲突,起因是她发了一个朋友圈。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随后在朋友圈收获了一波怒赞。


没过一会,她妈发语音消息给她。大意就是:


你发那朋友圈,你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呢啊,这么小就乱花钱,再过几年我看你怎么管她?!


淘淘麻麻不服气,回了句:可是别人都觉得她很贴心啊。


她妈又回了一句:别人都是外人,能像我这样跟你说实话吗?!


30多年的压抑生活,淘淘麻麻已经养成了忍耐的习惯。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她说从来不相信自己能改变什么,生活忍一忍就过去了,实在忍得崩溃,洗手间里哭一哭就好了。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毫不留情地评价这类父母:


「维基的母亲通过在女儿面前建立优越感的方式,来逃避自己无能的感觉。对于有毒的父母来说,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知乎里刷一下就知道,像我朋友淘淘麻麻这样的事儿,每天都在各个角落里无声上演。


有人因为打翻了杯子,被妈妈用牙签猛戳手掌心,牙签的尖戳钝了,就再换一批新的来戳,房间很小,她四处跑但是躲不掉;


有人养了很久的小猫,被爸爸粗暴地装进麻袋扔出了墙外,她说她感觉她也和小猫一起被爸爸无情的扔掉了;

……


有些伤害并不能随着孩子的成长自行消失,也无法通过取得成就、获得财富来弥补。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而说起原谅,又谈何容易!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谜题?


原谅,需要父母的配合,如果父母态度强硬,绝不认错,决裂会是解决之道吗?


在日剧《绝叫》里,女主铃木阳子,从小生活在弟弟的光环下,从来没得到过妈妈的爱,这种恨意一直埋在她心底。


后来妈妈去世了,这是一种彻底干脆的决裂,恨的人已经死去,按道理阳子应该感到解脱,然而,阳子却觉得自己成了弃民。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每个孩子都想从父母那里得到关注和爱,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就会用一生去追求。


被原生家庭错待的孩子成年以后,感情上总有一种冲突感,一面在拼命逃离,一面在逃离的时候又忍不住回头望。


这是一种求而不得的无奈之恨,掺杂着心有不甘还想再试一次的本能冲动。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所以这种纠缠的亲子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为了安抚父母不断屈服,永远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第一位。


另一种截然相反,他们大吼大叫或者与父母形同陌路。


虽然后者看起来不同,但行为和感受仍然被父母牢牢控制。


热剧《安家》看哭数万父母:放不下过去的伤害,得不到生活的自由


原生家庭不会100%决定你的人生。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我们接受童年时期被父母错待的过去,并且把这个责任还给父母,甚至接受父母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仍然有机会靠自己获得幸福。


放下即自由!这话也许就是希望被伤害的人,放下固执,放下过去,人生才真正自由。


—— ···完···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父母   小猫   欢乐颂   悄然无声   重男轻女   牙签   大众   影视剧   朋友圈   麻麻   女儿   妈妈   孩子   家庭   自由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