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雅亿喜欢聊“妈妈经”,妈妈常问我的一个话题是:我家孩子为什么不是天才?

雅亿会戳一句大实话:“因为给你一个天才,你接不住,养不好,还不如给你一个正常的孩子呢。”

不信?我给你说一个真事儿。


01

魏永康

天才少年被退学


在1996年,有一个“东方神童”火遍了大江南北。

出身于小地方的普通家庭。

一个叫魏永康的13岁少年,以602分的成绩,

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

媒体报道说,他是一个天纵奇才:

1岁多开始识字,


2岁掌握一千多个汉字,


4岁自学初中课程,优秀


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

大学四年后,年仅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毕业,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我们都以为他会顺风顺水成为科学家吗?

接下来的剧情,完全逆转。

20岁那年,他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这个对他的母亲来说,太打脸了。

生了一个全县出名的天才啊!儿子却被劝退,母亲陷入反思中: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17岁前,母亲跟在魏永康身边陪读,从小到大,他没有游戏,也没有朋友。因为怕影响学习,同学想找他玩,也被母亲拒之门外。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魏永康家厕所的门上


进入中科院后,脱离母亲的照顾

这个神童的生活开始变得无序:母亲洗衣做饭、洗脸洗澡、挤牙膏,读到高中还亲自喂饭。母亲一下子不在了,他也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与动力。上课迟到、天热不知脱衣,气味难闻,房间凌乱、衣着邋遢……

失去母亲做生活助理,他不记得考试,不记得论文,不会与同学交流、与导师零沟通,完全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的自主学习。所以,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也失去读博士的机会。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被退学回家的魏永康,不知道如何面对。跟许多脑袋大而情商低的学霸一样,他没有同龄人的社交可以去纾解情绪,他也没有信仰的支撑,他一直被高高捧起来,不食人间烟火。

他母亲,也是跟许多典型的中国父母一样。受不了孩子在学业方面然给自己“丢人”。她崩溃后口不择言,对儿子呵斥:

“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我恨不得你,死了才好。”

这就是典型的操控性的母爱——有条件的爱,我接纳你,因为你表现好。你表现不好了,我就希望你死掉。

魏永康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自暴自弃、离家出走,一个多月后,他身无分文,被警察发现带回了家。

令人庆幸的是,他的母亲说气话,崩溃,绝望,但,她并没有逃避作为母亲的责任——我教育儿子,到底错在哪里了?

母亲痛定思痛后,带着儿子脚踏实地开始生活,从洗碗做家务开始,再次“成长”:妈妈手把手地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教他照顾瘫痪的父亲。这些事情,原本是一个男孩子在10岁该做的,魏永康是从成人之后才开始学习。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魏永康照顾父亲


社交方面从零开始,她请同龄孩子来家里做客,教儿子如何待客、与人交流。这个时候教育,真是苦啊!


雅亿看到大城市里的无数母亲,年轻的时候打拼事业,一心一意做女强人。孩子进大学后变得失去斗志,混到毕业后不去工作,啃老、打游戏、不恋爱、无法婚配。这时候,退休的母亲又重新陪孩子成长,艰巨的过程无法描述。这时候陪,还不一定能陪得好。


好多阿姨拉着雅亿的手,说,劝年轻姐妹,孩子小的时候不要牺牲陪伴教育他们的机会。否则老了吃苦,是最无助的苦。


魏永康的母亲是坚韧的。他帮助儿子在成人后重新发育了一次,社交力与自理力开始提升,他慢慢走出了封闭的小世界,逐渐融入社会生活。

17年过去,魏永康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程序员。

养家糊口足够,还可以让全家人过上体面日子,这种“泯然众人矣”,就是和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其实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最左,魏永康妻子

对一位母亲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安慰呢?

如果不提起,没人知道他曾是个神童。但是神童重要吗?那个可以给一家老小带来安全感,跟老婆好好沟通的普通程序员,可能更重要。


02

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

两次高考,考个“三本”

很多男孩子都是大器晚成

做父母的,要有淡定的心态


华为“天才少年”的选拔,不是从天而降的荣誉。难度超出你的想象。

如果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不是硕博生,没有在非常专业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就没有资格进入下一环节。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迈过这道门槛之后,“天才少年”们需要经历剩下六轮的严格筛选,分别是: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


今年获得201万年薪的“天才少年”,叫张霁。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他的本科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这是一所连武汉人自己都很难想起的三本民办大学。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院校,还是他二次复读,足以说明他不但不是天才,可能连中人之才都没有啊!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但这个孩子有一对特别会教育的父母,父母一直鼓励他,支持他,教他要有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所以他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就为自己定好了计划。


过英语六级,考研考博。

笨鸟先飞。男孩子从十八岁发力,突飞猛进的情况很多。只要这个孩子搞明白自己要什么,潜力就会激发出来。比如别的孩子出门聚餐K歌,他选择带着书去图书馆,别的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他永远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老师讲课。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张霁的故事不是“天才少年”里的个例。

美女学霸姚婷,同样是博士毕业,但她中考成绩并不理想。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同样有201万年薪的左鹏飞,也不是大家眼中的“天选之子”,这些孩子共同的特点就是:年纪轻轻,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别人迷茫的时候,他们已经向着目标在迈进了。

他说:“我只是把别人打游戏的时间,花在了实验室里。”


所以说,做爹妈最大的成功,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如何才能达到目标。


你管得太死,可能就是一个神童魏永康的悲剧。等孩子一到大学脱离你的手,就失控了或迷茫了。


你管得太松,可能又放任自流了,孩子懒懒散散不上道。


松与严的界限,是有智慧与艺术在的。好家长,都知道如何平衡。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雅亿曾深度采访蒋佩蓉夫妻。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其实是有一个天才儿子,却一直刻意培养这个孩子的社交力,让这个孩子学习去拥有快乐平凡的人生,而不被冠以“天才”的沉重标签。


蒋佩蓉说:我的老二,是国内老师看来天才型的学霸孩子。好几次,老师提出他可以跳级,都被我们拒绝,因为我们想让他拥有快乐平凡的人生,而不被冠以“天才”的沉重标签。后来,他读了一所普通的大学,职场上打拼得很优秀,不一定比名校毕业的哥哥差。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林为千、蒋佩蓉夫妇


蒋佩蓉说,我们教导大儿子,凡事不用争第一,享受当第二名。我大儿子去麻省理工报到以前,也过了一个gap year(间隔年)。在这一年里,他出版一个原创的摇滚乐专辑,出版一本小说,做家教赚了5万多人民币,还自己去欧洲旅游一阵。虽说是麻省理工毕业,他却说:“我结婚后,如果太太更会养家,我可以做全职奶爸,助她完成梦想。


我们的老三,是艺术型的孩子。在他小学时,我们二人辞职,带他环球旅行了近一年。鼓励他玩美术、搞艺术,一直跟他说激情比才智更重要。


蒋佩蓉的先生林为千说:未来是一个开放的未来,而不是一个孩子必定要按我们规划发展的未来。父母跟孩子一起探讨你的未来是什么,精彩美好的人生是什么。我看到孩子出生之后,我就知道我是需要参加孩子的成长 ,要一起来发现这个孩子的潜力是什么,他来到世界上是为了造福哪些人群。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在被写出来时,我希望自己是参与者。

我们夫妻当初把三个孩子带回中国接受教育的时候,家人与朋友都不能理解。我们却坚持认为:最精英的教育不是国外的学校,也不是昂贵的私校,而是爸爸妈妈花精力时间陪伴的教育!


17年前被中科院劝退的神童,如今过着普通生活:养娃是个技术活

雅亿最近减少更文,是因为陪儿子迎接开学与转学,我也从杭州到上海的搬来搬去。这个带娃迁徙的过程很辛苦,雅亿看到孩子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入挑战区时,各种的情绪纠结。

我一直鼓励他

幼年负轭是好的

遭遇挫折,越早越好。

接触真实的世界,善莫大焉。诗人于戈说:“为人父母,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看看华为招聘的这批年薪百万的年轻人。

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我对娃说

孩子,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

不过是一个个笨鸟先飞、咬紧牙关、不依不饶的灵魂,一直用自己的努力,为未来铺路罢了。


写到想起《见识》里的一句话:


很多人成不了大气,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在生活的苦难里,停止了奔跑。


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我觉得自己给青少年孩子的礼物,是好榜样。做一个广告,耶雅亿的新书《高情商孩子的社交课》,一个月之后会在各大新华书店与读者们见面。


社会版,以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来阐述一些问题儿童的案例,教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社交的问题。


我坚持高效能的时间管理,毫不懈怠,以在职场有工作,每两年出版新书、每周更文四篇,每个月10万字的写作量在示范儿子:何为勤勉、何为奔跑不倦、何为笨鸟先飞,何为妈妈与你一起成长……


同时,我也发自内心希望孩子不做天才,不走捷径,做一个快乐负责爱上帝做家务常讲笑话的平凡人,让我未来的儿媳妇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神童   中科院   麻省理工   华为   技术活   笨鸟先飞   年薪   社交   天才   年前   儿子   母亲   父母   天才少年   妈妈   未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