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能挽救孩子的童年快乐吗?

双减能挽救孩子的童年快乐吗?

观点如潮水逆流 唯独心声不息文

June


最近,政府推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量和作业时长,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机构应声倒了一片,有些家长也很不情愿,我觉得,这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好事。


中国的学生一直以来被外界评论为作业太重,压力太大,小小的个头,背着厚厚的书包。在学校要承受学业压力,老师按成绩排名来排座位次序,给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小的阴影。好不容易周末放假,面临参加各种兴趣班,钢琴、舞蹈、跆拳道等,似乎要练就十八般武艺。


有些家长是不愿意如此的,但别人孩子上了,你只能跟着上,被迫一起内卷。成人只考虑自己,却没人问过孩子,他愿意作业这么多吗,他喜欢钢琴舞蹈吗?


所谓兴趣班,顾名思义就应该根据兴趣学习,但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面,都变成了必要班,是必须学习的基本技能班。


这样下来,小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能够学好吗。要知道,成为钢琴家、舞蹈家的人只身极少数,能够以此为职业的人,也是少数。对多数人来说,都会在社会上从事各个职业,这些确实只能当个兴趣,陶冶下情操,丰富一下精神生活。


双减能挽救孩子的童年快乐吗?


如果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天赋,他自然会对这方面喜欢,也自然能够学好,如果没天赋,逼着学也没有,你见过哪个优秀人物是逼出来的。


对于小孩来说,他的人生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人生是一个长跑,起步阶段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起步怎样,不代表未来怎样。那句流传很广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就是一个谬论,这应该是培训机构用来洗脑的宣传,给家长们贩卖焦虑。


作为家长,早已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阶段,回过头看看,当年小学成绩表现优异的人,现在究竟怎么样。当年成绩不好的人,现在又怎样。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是各有精彩。


人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小孩子阶段,就是好动好玩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应该发挥他们的天性,让其多玩。而不应该给予过多的学业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达到峰值,就逐渐增加学习任务。而我们现在,小学开始就各种压力,高中压力最大,大学则完全放松。其实,大学四年倒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体力、创意等各方面都处于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可以饱满地学习几年,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我们反而没有好好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这是反自然规律的。


有些大人,将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孩子身上,希望能够替自己实现。自己没有考个好大学,就希望孩子将来上个重点大学。自己是个普通工薪阶层,就希望孩子能够实现阶层跨越,有大出息。


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将如此重大的期望寄托于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你觉得自己实现父母的梦想吗?


自己都实现不了的事情,有什么理由强迫孩子去实现。与其改变孩子,还不如多改变自己。不要以自己年龄大了,一切定型了,没有办法了。现在人们平均年龄80岁,即使40岁,也还正是壮年时期。古人孟母三迁。讲的是学习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自己做一个好榜样,对孩子的示范效应比上一两个培训班的作用要更大一点。


让孩子做回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样更有利于其成长,成才。


双减能挽救孩子的童年快乐吗?






-END-


双减能挽救孩子的童年快乐吗?

双减能挽救孩子的童年快乐吗?



■ 编辑排版|Esther,胡吃海喝第一名

■ 图片|来自互联网,摄影图片来自Esth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胡吃海喝   童年   孩子   作业   天赋   学业   寄托   钢琴   舞蹈   小孩子   年龄   家长   兴趣   阶段   压力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