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看完《都挺好》,觉得整部剧中倪大红老师演的爹作起来简直又恨有爱,每次看到他撒泼耍无赖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如果有这么作的爹,也许还挺好。

1

苏大强在老婆去世的时候,躺在儿子的腿上,活像个孩子一样,看起来又老又小,既可怜又有趣。他不敢回老家,就直接说出来,让人感觉未免太直接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因为家里有人去世而不敢回家,可是他们却羞于表达,觉得这种不敢是对逝者的不尊敬,会被所有的人所嘲笑,他们隐藏起自己的恐惧,伪装成无所畏惧,然后笑对所有人。我突然觉得在“苏大强”说出我害怕的时候,他整个人真实的要命,现在像他这样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老人不多了。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在苏明成家整天吃外卖的时候,他提出要吃家常菜,其实他是用自己的方法告诉孩子:外卖不好,婚姻还是需要点烟火气,不然家不像家。虽然方式有些难以让人接受,但自己的父亲说出来,总比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要好听的多。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跟老人在一起,难免生活上思想上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就像苏大强,刚开始在苏明成家的时候,不洗澡,有味,为了这件事,朱丽受不了了,这个时候,苏明成说了一句公道话,苏大强瞬间傻眼了~~其实他何尝不知道不洗澡身上会有味,但是他就是不想洗,他想让明成多关心他一点,多在乎她一点。后来他跟明玉住在一起的时候,主动的去洗澡,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明玉对他的关心和在乎,他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获得亲人的爱。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现在更多的老人不想跟孩子们一起住,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生活习惯不同,理念不同,难免会有各种摩擦,这也是苏大强非要买房的原因吧,其实如果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互相生活习惯不同,但是作为子女,能包容的就包容一下吧,多关心一下老人,也许,生活就会更和谐。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作精苏大强,一个不如意就要拿生命做要挟,要钱,要房,要去美国,要娶老婆,其实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只是孩子们的陪伴与爱而已,要不然,在保姆小蔡说出子女都很少来的时候,他哭了。

2

都说人老了跟小孩一样,其实真没错,他所有的作妖的行为跟孩子想要糖一样,幼稚又搞笑。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苏大强这样的老人敢于把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说出来,虽说方式有点作,但是比什么都不说,最终只能跟遗憾作陪要好的多。作了一段时间,最终一个阿尔莫茨海默症,苏大强成功洗白,成为大家眼中的慈父,为苏明成向亲家道歉,给苏明玉买习题册,不让所有人担心,可这种转变让我有种心酸的感觉,内心深处,却一直希望他是那个作妖教父“苏大强”。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基本扮演着“孝顺”子女的姿态,为儿女考虑好所有的事情,解决所有的麻烦,有个头疼发烧从来不想让孩子担心,打个电话从来只是报喜不报忧。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明明想孩子想的要命,却从来不要求你回家,只是乖乖的说一句:努力工作,多注意身体;

明明也想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在看到你忙的不着家的时候,很贴心的说了一句:人老人,腿脚不好使了,不想出门;

明明自己都没钱,却在你要买房的时候,把自己的养老钱也掏了出来,还暖心的说了一句:你先用着,等你有钱了再还我;

明明希望老了的时候有子女陪伴,可是当看到你的生活状态的时候,他们却温馨的说了一句:老了就去养老院。

有时候,我多么希望天下的老人可以稍微的自私一点,把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尽管显得有些作,尽管有些不靠谱,但这又怎么样?在最亲的人面前,再怎么作都是爱!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小的时候,你是那个最作的那个。婴童时期,作起来不要命,一个不如意就是撒泼打滚;青春期,作起来不像样,那时候有个作的理由叫“叛逆”;成年后,作起来不着痕迹,假装眼瞎耳背,听不懂爸妈的需求,看不见爸妈的苍老,这个时期我们用“不作不青春”来为自己做掩护,却忘记了在我们背后默默给我们爱的父母。时间让我们成长,却让他们白了头,他们把青春最好的时候奉献给了成长,当他们年老的时候,也希望大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关怀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多点关怀,多点爱。

3

对于老人,其实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沟通与陪伴,距离让我们与父辈的沟通越来越少,就算是短暂的沟通,我们也总是不厌烦,甚至边听他们讲话,边看手机,完全没有爸爸妈妈之前的耐心与爱。曾看过一个故事,爸爸的爱与孩子的爱,同样的场景,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对父子在树下坐着,儿子看着报纸,老父仰头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呀?”儿子看着报纸说:“那是麻雀”,过了一会父亲又问:“儿子,那树上是什么呀?”儿子不耐烦的说:“不是说了吗,那是麻雀”,一会父亲又问:“那树上是什么呢?”儿子生气了,扔掉报纸:“都说了好几遍了,麻雀麻雀的,你是不是有病呀?”。父亲呆住了,好一会用发抖的手从袋子里面拿出一个破旧的日记本递给儿子。上面写着几十年前,也有一对父子在这个树下,小儿子问着年轻的父亲::爸爸,树上是什么?“父亲高兴的回答:“那叫麻雀”,过了一会孩子又问:"树上的是什么呀?",父亲还是笑着回答:“那是麻雀,会叫的麻雀。”儿子又问了几十遍那树上是什么东西,父亲既高兴又激动,每次都回答:“那是麻雀,会飞会叫的麻雀。

《都挺好》在苏大强成功洗白之后,我却爱上了那个作妖的他

在沟通中,他们不厌其烦的扮演着唐僧的角色,他们有耐心也有温馨,但我们却用“悟空”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从来都是简单粗暴,没有走心。他们的角色里从来都是父母,而缺少了自己这个角色。在付出了大半辈子的时候,是时候可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在这里,我只想告诉天下的父母,老了,别继续想着孩子了,你已经付出的够了,这个时候,该享受的时候,就好好享受一下,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就像《飞越老人院》里一样,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把年轻时未实现的梦去努力实现吧,人生什么时候实现梦想都不难。

亲爱的父母啊~你们使劲的作吧~我们且珍惜吧~能作就是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多点   有味   外卖   麻雀   树上   子女   报纸   父亲   儿子   角色   爸爸   老人   父母   方式   孩子   苏大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