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地黄汤治彻夜难眠者,疗效卓著


防己地黄汤治彻夜难眠者,疗效卓著


防己地黄汤治彻夜难眠者,疗效卓著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原文为“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病如狂状”,则此病非狂证;“妄行独语不休”,皆是精神症状,虚性兴奋故;“无寒热”,提示无外感;“脉浮”,浮则为风,浮则为虚,既无外感风邪,可推知“脉浮”为“内风”所致。方中重用生地黄以补三阴枯竭之液,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桂枝甘草助心力、通血脉,与地黄相伍,又用酒,是“复脉汤”之意;防风禀生发之气向上,阴液得以外达;防己有肃降之性,浮热得以下潜。上下交通,表里脉复,则其病已。

宋老用此方,其习惯用量为:生地黄30至60克(最多曾用到150克)、防风9克、防己9至12克、桂枝9克、甘草6克。其所用煎服方法为:加水煎熬,煎好后,去药渣,兑入白酒或黄酒20毫升,分两次睡前(中午、晚上)温服。宋老常以此方治疗神经衰弱、尤其是彻夜难眠者,疗效卓著。我吸取宋老经验,除失眠之外,有时还将此方用于癫痫、痹证、皮肤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1、记得2011年夏天曾治一妇女,长期失眠以致神经衰弱。其人消瘦,面色无华,落寞寡欢。自诉经常整夜不眠,心情抑郁,易烦躁发脾气,有时走路,茫然在人群中,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有时候与人交谈,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了。其脉虚细略浮,苔薄欠润。遂处防己地黄汤合用半夏秫米汤六付。一周后来诊,与之前判若两人,说是诸症若失。效不更方,于是又开了一周的药巩固。

2、庞某某,女,20岁。一年前因受惊恐,继而忧虑不解,复露宿在外,遂致下肢瘫痪不能行走,进而发生阵发性四肢抽搐。经多方治疗,稍能行走,但下肢仍交替性疼痛,行走不便,呈跛形,每日抽搐频繁发作。邀余诊时,见其精神恍惚不安,时而悲哀欲哭,面容呆滞,失眠,四肢抽搐疼痛,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询其病程如上。辨证乃心肝血虚,惊恐忧思神乱,复感贼风袭于血脉,筋失濡养使然。治宜养血祛风,平肝退热。拟防已地黄场合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生地120克 防风10克 防已10克 桂枝10克 甘草10克 牛膝12克 珍珠母30克 生龙牡各30克 黄酒1盅 小麦30克 大枣5枚为引水煎服。  

上药服五付,下肢疼除,抽搐大减,基本可以行走,情绪安定,再以上方加龟板12克、鳖甲15克、川断12克,继服三十余剂,诸证悉除。随访五年未复发。


3、薛某某,男,16岁。吾诊治时己独语不休月余。症见独语不休,语无伦次,妄动不止,时或拍床惊呼,日夜不能入睡,颈项及上肢强直,口角流涎沫,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该患病之前常在山坡放牛,饥饱不匀,有时在野地睡觉,平索性情孤僻。两月前因受人欺负,怨气在内,渐发此病。曾以结核性脑炎入他院治疗月余无效,最后确诊为精神分裂证让其出院。辨证为血虚受风、气郁痰阻。拟防己地黄汤合温胆汤以养血祛风,化痰开窍。

  

处方:生地120克 防风10克 防已10克 桂枝10克 甘草10克 橘红15克 半夏10克 云苓15克 枳实15克 胆星6克 菖蒲12克 竹茹10克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二剂,独语减轻,稍可入睡,狂躁亦轻。却见发热鼻塞头痛等感。冒之症,仍拟上方,另服银翘丸。  

三诊:服三付,感冒除而狂躁加重,大声呼叫,奔走欲外出。处方以上方去胆星加大黄90克。  

四诊:服二付,泻下三次,已不狂躁,夜可入睡四小时。拟首方去胆星加珍珠母30克、生龙牡各30克、枣仁15克、青礞石30克,继用十余剂,渐可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黄汤   卓著   生地黄   血虚   外感   半夏   寒热   桂枝   生地   地黄   大枣   狂躁   下肢   甘草   处方   疗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