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我们该怎样守护孩子的心理安全?

新的开学季到来,师生的安全,是校园安全的基石。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提高学生安全水平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加强校舍安全、改善学校安全管理系统等,这些措施通常被称为校园安全管理的“显性因素”。然而在一件安全事故发生时,往往无法得到理想的控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关注到影响师生安全行为的“隐性因素”:安全氛围。

开学季,我们该怎样守护孩子的心理安全?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包括很多,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团体发生安全事故,与团体中个体的情绪、压力、专注度、心理安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学会会员、对安全氛围的研究和实践做出卓越贡献的心理学家Zohar认为,构建合适的安全氛围能够提高人员的安全行为,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开学伊始,守护学生的心理安全,须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去提高孩子的心理安全,降低安全隐患,以保证校园安全。

心理安全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其中有家庭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开学季,我们该怎样守护孩子的心理安全?

在家庭方面:

父母要用“爱”让孩子内心有安全感,同时要对孩子的过激行为设定界限,也就是要“温和而坚定”;


父母也要避免过度保护,给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习;


遇到孩子情绪波动很大或刚刚经历了突发事件时,父母不要急于给孩子讲道理甚至指责打骂,可以先给孩子一些肢体语言的安慰,比如拥抱、摸摸头、拍拍肩、拉拉手等,温和地说话,问问孩子事情的经过,让他们讲讲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能让孩子充分感到安全和放松,有助于建立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给孩子做安全教育时,要觉察和整理自己的情绪,确保自己不是带着恐惧和焦虑情绪对孩子说,而是带着对孩子的关心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去说;


用负面事件做反面教材时,要同时准备好解决方案,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想解决方案,最好是设置场景和孩子一起来演练;


给孩子安全建议时,用正面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做什么”,避免使用“不要做什么”,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对于否定的信息,仅提取里面否定之外的词,只关注“不”后面的动作或状态。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的时候,他的潜意识会主动去关注“不要……”后面的信息,反而在潜意识里努力去达到那些“不要……”比如,“你要远离喷水池,这样可以防止触电。”“不要去喷水池里玩,不然会触电,千万不要去呀!”这两种说法中,前一种是正确的,后一种反而会让孩子的潜意识记住“去喷水池玩”。

开学季,我们该怎样守护孩子的心理安全?

下面这些方法有助于家长培养孩子的内在安全感:

1、每天专心陪伴孩子十分钟,给予七八岁前的孩子睡前陪伴最重要。

2、每天拥抱孩子一两次。

3、练习肯定语言,放弃说“不要……”

4、可能的话,家长每天做十分钟冥想,或一个人静静发呆十分钟,有助于改善紧张性思维,不知不觉中就会告别“灾难性联想”。

而下面的方法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内在安全感:

1、遇事多问问,让学生有机会诉说事情的经过、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这样可以避免情绪冲动时做出过激行为。

2、说话语速慢一点,底气足一点,说话时留一半气息在腹中,让学生有稳定感。

3、训练自己“不评判”的态度,因为评判不仅让自己有失偏颇,还会被带入思维定式中引发不必要的情绪。

4、承认自己作为教师并不是全知全能,接受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波动大时,允许自己休息片刻。

5、每天找十几分钟独处的时间,一个人静静地走路、喝茶、读书或发呆,有助于放松自己。在一个放松的老师面前,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安全自在。

开学季,我们该怎样守护孩子的心理安全?

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好每一个年轻的生命,让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不再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孩子   心理   喷水池   潜意识   安全事故   安全感   氛围   情绪   说话   父母   因素   努力   发生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