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娃,老人有自己的想法?5招让你们统一战线

最近,全家人宅在一起,你的家庭关系还好吗 是不是每天都有场没有胜负的“带娃辩论赛”?

宝宝不能吃盐VS不吃盐没力气

穿纸尿裤好 VS 把屎把尿好

妈妈、姥姥、奶奶,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娃好,很难说服彼此

隔代育儿矛盾,真的无解吗?怎样做,才是真的对宝宝好?怎么说,才能达成共识呢?

咱一起说道说道~

#该不该给娃吃盐,加调味料

老一辈人认为:“不吃盐,没力气”,有一定道理。人体的钠摄入不足,是会出现疲惫的现象.

咱们爷爷奶奶这一代,体力劳动者居多,流汗较多,汗会带走“钠”。那时候,经济生活条件有限,无法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所以需要通过“盐”来补充钠。

但如今,宝宝需要吃盐吗?

关于带娃,老人有自己的想法?5招让你们统一战线

支招 ~

宝宝1岁之前,从母乳、配方粉、辅食等食物中摄取的钠,足够身体所需

摄入过多的钠,会加重宝宝肝肾的代谢负担,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过早加盐、加调味料,还容易让宝宝形成重口味,以后更容易挑食、偏食。

宝宝4~6个月,科学添加辅食,大人的食物不要过早尝试;1 岁以内不能加盐等调味料、蜂蜜;1 岁以后也尽量保持饮食清淡

智慧的家长:

不仅关注宝宝的辅食,同时也关心老人的饮食,清淡饮食,对全家人都好。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少吃盐,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该不该给孩子喂饭

在老人心里,吃的多=长的好。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饭,追着孩子喂半小时,累得腰酸背痛,自己还没顾上吃一口饭。

关于带娃,老人有自己的想法?5招让你们统一战线

年轻家长们真是既心疼老人的辛苦,又着急宝宝自己不会吃饭,以后上幼儿园怎么办...

支招 ~

总追着喂饭,宝宝不知道饥饱,容易造成过度喂养。孩子的肠胃功能弱,容易积食、不消化,日积月累还会伤脾胃,反而导致宝宝越长越瘦小

与其强迫多喂一口,不如给宝宝准备好餐椅、围兜、小碗小勺,让孩子自己享受吃饭的过程。担心宝宝吃太少,可以补喂几勺。

年轻父母,要理解老人追着给宝宝喂饭的心情。毕竟,吃热乎的饭,才有家的味道,是一种幸福

#该不该给宝宝多穿点

不管哪个季节,老年人都会怕娃冷,出去玩会, 摸摸小手凉,紧张的赶紧加衣服 ---生怕宝宝穿少了着凉、感冒

关于带娃,老人有自己的想法?5招让你们统一战线

支招 ~

妈妈可以用“老话"和老人沟通: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对宝宝来说,穿太多并不好--宝宝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穿得多容易出汗,一旦没有及时擦干,更容易感冒

对于小宝宝来说,穿的太厚重会阻碍翻身、爬行等大运动发育,让宝宝“落后"于他人。

宝宝手脚凉是因为末梢循环慢,“摸后颈”才是判断冷热的正确方法宝宝的后颈,温暖无汗,就是穿的刚刚好

#把屎把尿VS纸尿裤, 哪个好?

姥姥和奶奶觉得: “穿纸尿裤,会捂屁股,捂成红屁屁多遭罪!听说还会造成O型腿呢!"

关于带娃,老人有自己的想法?5招让你们统一战线

爸爸妈妈认为:纸尿裤更卫生,更方便。

支招 ~

姥姥奶奶需了解

纸尿裤不会造成O型腿:婴儿期宝宝O型腿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等宝宝学会站立、行走,下肢骨骼的承重状态改变,会逐渐改善。

把屎把尿,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隐患:宝宝的脊柱和髋关节发育还未成熟,把屎把尿会加大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并对括约肌、膀胱造成一定伤害。

如果给宝宝“把屎把尿”。可以“顺势把尿”:比如在喝完奶15-30分钟后,或宝宝有明显排便信号后。做到:不强迫、不频繁、时间越短越好

年轻爸妈,要记住:

给宝宝选用轻薄、透气的纸尿裤

如果不及时清理尿便,造成感染,宝宝会得尿布疹。一定记得:勤更换!不能偷懒!

#宝宝生病,要不要用偏方?

老人们对“民间偏方”的执迷,如同年轻人对网红代购的崇尚。

宝宝生病时,老人更心疼,想着试试各种偏方,娃就能避免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

关于带娃,老人有自己的想法?5招让你们统一战线

年轻爸妈,一听老人提“偏方”,就发愁

支招 ~

“喝凉茶去胎毒、烫伤抹酱油、感冒银镯子煮水喝、消化不良喝活蝌蚪”等没有出处的偏方,确实不靠谱!一味轻信偏方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延误宝宝的病情。

正确做法是:家里备好常用药,并学习正确的应急处理和常见症护理方法,及时上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机智的家长这样做:

老人都相信“别人说、专家说......”所以,平时可以多转发科学育儿的文章或课程给长辈。一起了解育儿知识并且让长辈知道:你是个爱学习、有经验的好妈妈,自然就放心了。

[心][心][心]

隔代育儿的矛盾,从来无关对错,只是各自的“经验”不同。

长辈父母,想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帮忙出力,分担儿女边上班边带娃的辛苦;并且更注重宝宝当下的快乐;

年轻爸妈,获取的新观点、知识多,更注重孩子的成长发育和长远的行为习惯。

都是为了孩子好,与其针锋相对,不如试试

​​[玫瑰]​换位思考:多想想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尝试理解后再进行沟通。

​​​[玫瑰]先扬后抑:先认同老人的付出,再委婉的指出不足。

​[玫瑰]抓大放小:只要不伤害宝宝健康的事,彼此有时不妨睁一眼闭一眼,放心让对方带。

和睦有爱,才是利于宝宝健康成长,最好的家庭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调味料   老人   高血压   偏方   战线   姥姥   长辈   奶奶   想法   正确   玫瑰   饮食   风险   妈妈   宝宝   孩子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