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再去做一个“好男人”?这与厌女症有关

我二十出头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追女人。我害羞、内向、敏感,所有认识我的女人都觉得我人畜无害十分安全。她们说我“是一个好人”,“做男朋友很可靠”。但我后来才明白,我对谈恋爱没有对女人本身感兴趣,一旦我进入了恋爱的状态,没多久就会失去兴趣。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成了一个标准的“好人”。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些自称是好男人的人认为:他们顺应女人的同时,女人应该来满足他们的情感和性需求。就像是一种交换,男人付出“好”,女人付出身体和关心。这个帖子既令人生畏,又让人愤怒,当然它也很接近男人内心的真相。

为什么不要再去做一个“好男人”?这与厌女症有关


好男人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心理学家罗伯特·a·格罗佛在2003年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名字叫《不再是好人先生》,他指出:“好人”是他在一些男性患者中注意到的一个生活原型。根据格罗佛的描述,这个“好人”看上去人畜无害,慷慨大方,和平安静,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着压抑的愤怒,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尤其是来自女人的认可。格罗佛写道,“好人相信,如果他们是好人,他们就会被爱,他们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出现问题。”

事实上,这是一种被动心理,甚至带着操纵欲,以避免与我们生活中的人,包括我们自己进行真正的坦诚交流,好男人期望女人来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只是一种形式的厌女症,其典型的症状就是频繁的更换女人,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交流,恋爱。男人在这种状态下,将一直保持缄默,害怕坦诚,不会说出任何让女人反感的话,其实只是因为好男人害怕自己的感觉。

为什么不要再去做一个“好男人”?这与厌女症有关


佩吉 · 奥伦斯坦曾在《男孩与性》中概述了社会对性别角色文化共识的转变,她指出,许多男人在成长中的巨婴行为,往往对他们自己的健康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危害。佩吉引用了一些典型的研究结果:那些把痛苦埋藏得很深的男人更容易酗酒,冒险的性行为,竞速,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如其他男人快乐,因此他们的自杀率很高,可以倾诉的朋友也更少。

只要我们去深挖任何一个好男人的历史,你会发现他的故事,是由一个鼓励他将痛苦和情感封闭的社会结构所造成的。比如中国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文化结构,总是强调男人的阳刚,他们的责任,而忽略他们的情绪需求。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男人会光明正大地谈论家庭中父母的离婚,暴力,成瘾性,这些不能坦诚的东西,都是心理健康的杀手。

男人其实天生就知道如何表达各种情感,跟女人一样,但是男性文化却让他们在社会中远离了这一点。斯坦福大学人类生物学项目的附属教员朱迪,著有《当男孩变成男人》一书,她在书里说,“男人知道愤怒,暴力,和坚韧是男人应该做的事情,而脆弱是女人做的事情,男人们被教导放弃人性的一部分。”

为什么不要再去做一个“好男人”?这与厌女症有关


在男孩的成长中,这种遵从男性文化规范的压力,意味着许多男人学会将他们脆弱的时刻和隐藏的一面,都留给了女人。因为只有女人会给男人提供这种包容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人不停地寻找女人,而不是恋爱的一个原因:作为男人,他必须去做不舒服的事情,去接触已经抛弃掉的自己。如果男人不把女人当成是自己情感上的照顾者,男人就永远无法表现出真正的体面和自尊。

但女人也有自己的包袱要处理,指望女人承受男人的压抑显然是不公平的。

本文由硬核心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斯坦福大学   罗伯特   男人   坦诚   中国   好人   愤怒   男性   事情   男孩   恋爱   情感   社会   女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