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自己家孩子变成“熊孩子”就要记住这6条规则

1、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说明家长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的太少。其次,也说明家长比较爱“记仇”,喜欢翻旧账。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那么教育一定没有效果。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不想让自己家孩子变成“熊孩子”就要记住这6条规则

2、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克制比宣泄更重要。当孩子惹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都是有问题的。有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也不算什么事,只不过不合我们的意,或者时间不对,正好长在了家长情绪的枪口上了。

3、不能想起来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定不能忽略细节。美国著名教师保罗克拉克写过一本书《优秀是培养出来》的书,书中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进要为他把门,要用善意的眼神看人等等,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如果你没有时刻谨记教育孩子的责任,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后面再想教育就难了。

不想让自己家孩子变成“熊孩子”就要记住这6条规则

4、不能把交谈都变成教育。

和孩子的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怎样和孩子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父母逐渐从孩子的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和孩子的交谈更容易变成说教、批评与斥责。等到孩子到了13岁以后,甚至连批评的机会也不留给你。

5、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你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教育,当众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往往后果非常严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孩子往往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暴躁。

不想让自己家孩子变成“熊孩子”就要记住这6条规则

6、不拿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个样子”的理由。教育孩子,最好是针对他的“这个样子”进行。莫扎特五岁拉得一手好琴,七岁就会谱曲,但那是莫扎特。对孩子而言,简单的对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耐心地和他分析,这样的孩子既不会自卑,也不会对他人生妒忌和敌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克拉克   莫扎特   保罗   孩子   关键期   什么事   教育孩子   批评   细节   样子   家长   父母   规则   方式   时间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