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互联网时代,随手一发可能就是一个热门,任何吸引人眼球的东西,都能成为“网红”。

网红往往意味着新兴事物,在游乐设施上面,网红也许意味着不那么完善。

最近,一位女研究生就被网红蹦床,毁掉了后半生。

江苏徐州一位90后医学女研究生,在体验网红蹦床“人体炸弹”时,被摔成“完全性截瘫”。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送到医院的时候,胸乳头以下是失去知觉的,大小便是失禁的。颈椎拖尾,神经损伤,后半生可能要在病床上度过。

这真的是无妄之灾!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看看她被弹起又被摔落的过程,真的太心惊胆战。整个人就像一个物品一样,狠狠地摔倒海洋球池里,然后又被弹起。

被救出时,女孩已经失去知觉,并且周围没有任何急救措施或者抢救人员。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网红设施出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甚至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这还是一个成年人的后果,如果是一个骨骼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呢,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几乎隔三差五,就能在朋友圈看到各种网红设施集赞的消息。这些网红设施的确刺激好玩,可它们也许没有保护措施也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的“三无产品”。

多少成年人因此受伤,多少孩子命丧于此,可警钟却迟迟没有敲到家长的心里。

“网红”蹦床,真的不适合做孩子的游乐场


2019年12月,福建一名8岁女孩玩蹦床时脊椎受伤,之后一直昏迷不醒,面临瘫痪危险。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医生表示,孩子很可能是在蹦床上剧烈跳跃时,脊椎错位,导致脊椎受损,未来下半身瘫痪的概率是很大的。这个8岁的孩子,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

事发之后,多地记者都进行走访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您这个蹦床有防护措施吗?”

“没有。”

“没有?”

“如果出现小伤,比如崴脚我们就能处理,如果伤势比较严重,那就得送医院了。只要有家长陪护,就不会有事的。”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那这些瘫痪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

蹦床本是一项体操运动,可是由于其趣味性能起到减压的效果,于是就成了“网红”。

2019年6月,一名3岁儿童都没有开始玩,就卡在了蹦床升降机和台面的缝隙中,造成胸椎颈椎受伤。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只有出了事情后,这些商家才能“有幸”停业整顿。

因为这些游乐设施有的不属于特种设备,也没有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除了家长自己小心看护,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2017年1月,一名5岁男孩玩蹦床后觉得胳膊疼,随后被医院诊断为左肱骨外髁骨折。

孩子的爸爸要求商家赔偿医药费十五万元,可是法院的裁判是,家长承担八成责任,商家只需要支付20%的医药费即可。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谁都想撇清责任,可最受罪的却是孩子。

家长有责任,商家也有责任,我们管不了商家,不如管好自己。

曾有蹦床实验证明,一旦在蹦床上跌倒后,很难爬起来。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在知道蹦床危险性之前,我也带孩子玩过蹦床,最怕的就是有一个体重大的小朋友和孩子一起跳。

我之前最怕的是孩子跌倒后,被另一个小朋友“跳”到身上,现在才知道,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危险的。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尽量不要带孩子玩蹦床,如果一定要玩的话,必须大人全程监护,禁止在蹦床上进行危险性动作,每次蹦床上只能有1个人。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游乐场里暗含危机的,还不止是蹦床


除了蹦床,海洋球、海绵池几乎是各大游乐场的“标配”。

看起来软绵绵的,跳下来还能起到缓冲左右的它们,能起到保护作用吗?

2016年10月,山西一名5岁男童,在玩海洋球时戳破右眼外眼角。医生检查后,发现伤口距离眼球只有几毫米,可谓有惊无险。

海洋球也是新兴事物,没有统一标准,在某宝上搜索也是各种品种都有。软的硬的,平滑的,有毛边的都有。

就是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球球,就能差点戳到孩子的眼睛。

海洋球看起来安全,可是它也是危险物品很好的“障眼法”。孩子在里面玩完后,会丢在里面什么尖锐物品,我们谁也不知道。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更何况,海洋球的卫生问题也是不容小觑。孩子的口水、尿液等,都可能粘在上面。我们可以去自己所在城市的游乐场问一下,关于海洋球的消毒措施。

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游乐场所,会一个个清理,一个角落一个角落的消毒。简单一喷,就已经算是负责了。

每次孩子玩完海洋球之后的小黑袜子,就能说明一切。

还有网红海绵池,也是一样的道理。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在新闻上虽然一搜,关于海绵池导致骨折的新闻,数不胜数。

谁也不会想到,带着孩子去了一趟游乐场,就带回来巨大的伤痛。

但是,我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理应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能因为“别人都玩”,或者“别人都没有事”就放松警惕。

“三无产品”的危险,不知道会降临在谁头上。

危险系数高的充气城堡


除了网红蹦床和海洋球,还有不少网红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

每年到了夏天,充气城堡就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孩子们都喜欢,价格也不贵的充气城堡,真的安全吗?

就在今年5月26日,内蒙古包头一充气城堡被大风刮翻,造成两人死亡,其中一名为儿童,还有两名儿童轻伤。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空气城堡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是实际上并不够坚固,里面冲的也都是空气。它随时有跑气,坍塌的风险,也会被大风刮走。

《新闻大求真》栏目组做过一个实验,给空气城堡放气,让实验娃娃模拟被压的场景。结果实验娃娃被牢牢卡死。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接着又让主持人去实际模仿,结果只坚持了42秒钟,就已经呼吸困难,也没有力气掀开城堡自救。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实验人员还进行了风力测验,当空气城堡承受5级风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掀起40厘米了。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5级风,就相当于打伞有阻力,伞会被吹翻的时候。当风力再大一些,城堡会被直接吹翻。

风力再大一点,这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城堡,如果是小一点的城堡,可能4级风吹倒吹翻。

虽然关于充气城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行业规范,可是很多商家依然没有按照要求实施。

有风的天气,千万不要玩充气城堡。即使没有风的天气,也尽量避免孩子去玩。

如果必须要玩的话,事先检查是否固定好,只有几块砖头压着四角的,是一定不行的。同时,一定要紧紧看住孩子,不要让孩子趴在或骑在充气城堡边缘的护栏上,更不要在里面打闹或做从高处下跳等危险动作。

永远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网红滑梯、网红攀岩、网红玻璃栈道,都是心惊肉跳的活动。

他们的危险性,几乎都可以在新闻中看到端倪。

我们之所以不重视,是因为它们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侥幸心理,真的会“吃人”。

没有建设标准,没有审批手续,没有监管机构,我们就真的忍心让孩子以身犯险吗?

就拿世界著名玻璃桥先锋——美国大峡谷“空中走廊”来说,94根钢柱直插入 14米深石灰岩壁,支撑桥墩,使用的特种玻璃也是普通玻璃的十几倍。

可承受8级地震,2万人体重,但是,他们每次仅限120人进桥。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再看看我们的玻璃桥,到了节假日就像“煮饺子”一样。

玩蹦床摔成截瘫:“吃人”的网红游乐设施,别再带孩子冒险了

很多规则尚未完善,就给了商家可乘之机。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些都还没有完善之前,不要盲目追网红产品,网红游乐设施,特别是不要带着孩子去求新奇刺激而疏忽了安全。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更重要了。

撰稿:妙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蹦床   脊椎   危险性   风力   游乐场   海绵   城堡   海洋   危险   空气   家长   设施   玻璃   商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