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欢乐颂》,依然看的又哭又笑。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樊胜美说了一句话:“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赤裸裸地道出了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教育与视野,决定了他今后的为人处事与人生格局。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结局

樊胜美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无底洞。

她的父母重男轻女,哥哥好吃懒做,嫂子爱占便宜,一家好几口人,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她的身上。

而她一个女孩子,在上海赚的钱要付房租,要买衣服,还要承担一家人的生活费用。

她太缺钱了。所以,她只能够动用各种各样的渠道,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甚至不惜动用美貌。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遇到一些花心男人揩油的时候,她会大骂流氓,也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跟这些男人斗智斗勇。

明明樊胜美自己很优秀,可是面对“钱窟窿”般的家庭,她变得只看到物质的重要,看不到物质之外的世界,甚至看不清自己本该可以更优秀。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真正的贫穷,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思想的贫脊,家庭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眼光短浅。

富兰克林曾说:“被贫穷思维缠身的人,如果自身力量不够强大,最终会把这种思维传递给下一代。”

有格局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是照亮孩子前程路上的指明灯。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命运的“主宰者”,为人父母,要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是教育好子女的首要条件。

对孩子,要倾注倾注更多的爱,扩其视野、明其心志,令他们的未来更加宽阔。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教养

对樊胜美一直压榨的父母,对于孙子可是宠爱到极点,已经到了溺爱。

老两口每顿饭都只吃大饼咸菜,而孙子雷雷必须要吃肉,没有肉就不吃饭。

自家的孩子宠,别人也不好说什么。然而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是没有教养的,不懂礼貌。

樊胜美妈妈去上海找樊胜美带着雷雷去,好心的关雎尔把巧克力派送给雷雷吃,雷雷直接就夺过去,连一句“谢谢”都不懂得说。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雷雷乱拿邱莹莹的玩具,乱砸樊胜美的东西,乱翻人家的冰箱……这位奶奶不懂得教育孙子,反而是为孩子推卸责任。

“小孩子嘛,玩玩有什么关系嘛”

“小孩子嘛,摔了就摔了呀”

“有什么了不起的啦”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比起孩子的没有教养,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浑然不觉。

都说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熊家长,雷雷的没教养就是在这些不给孩子讲是非的家长教育下形成。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是模仿大人的高修养,还是模仿大人的低素质,全取决于大人的样子。

106岁传奇妈妈王淑贞,用她自己的高修养,养出13个博士,其中就有声名显赫的华人神探李昌钰。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李昌钰的二哥李昌铎,在台湾经营鱼池时,有一名工人不幸掉进鱼池溺水而亡。有人说,这是工人自己不小心,不需要负责任。

但是王淑贞坚持要赔偿对方,最后只好将鱼池变卖。

王淑贞自己为人诚信,教出的孩子们个个都为人诚实。

人类智慧学研究发现,七岁之前的孩子是一个全然的“感知器官”。

孩子的全身就像一个大眼睛,会对环绕他们周围的人形成印象,这些印象会一点一滴地被转化融入于他们的身、心、灵中。

因此,你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和表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倾向。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让孩子做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关雎尔一出场,很多父母就说好喜欢这样的“乖乖女”,不用父母多操心。

可殊不知,关雎尔却十分羡慕曲筱绡,想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和人。

她从小生长在一个父母恩爱的小康家庭,父母在机关和银行工作,而她在她们那个小地方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懂事不用父母操心。

当妈妈给她安排相亲时,她虽然百般不愿,却也没有反抗,而是尊重母亲,依从母命赶赴一场又一场相亲宴会。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她从小听话又乖巧,受到的教育更是“女生要矜持”,于是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欢的赵医生成了小曲的男朋友。

对赵医生一见钟情却始终不敢开口,把这份感情隐藏在内心,正如她所写的: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夹娃娃机,而我隔着玻璃,只想得到你。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她在父母设定的框框架架中长大,不敢逾越边框半步,不管是做人还是学习,或者是后来的工作都中规中矩。

她为了不让父母操心,懂事的不做任何违背父母意愿的事。

我们不禁思考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真的好吗?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讨好型人格,只在意别人,而忘了做自己。

电影《芳华》里的何小萍就是一个讨好型的孩子。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何小萍一直以来习惯了讨好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很低,认为自己配不上好的事物。

当她有机会跳A角的时候,她故意装病拒演,她喜欢刘峰,但她心底却有个声音:“我配不上他,他是最好的人。”

我们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乖孩子,而是希望他能够真实地做自己。

育儿专家阿黛尔·法伯说: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实的人比继续让他当“妈妈的乖孩子”更重要。

为人父母,爱孩子就要支持他的想法,让他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才能成为他自己最想要长成的样子。

重看《欢乐颂》,发现不但樊胜美困于原生家庭,关雎尔也备受困扰

撰稿:路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欢乐颂   家庭   孙子   鱼池   乖孩子   教养   操心   贫穷   格局   困扰   大人   物质   为人   印象   父母   妈妈   发现   孩子   樊胜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