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被一个小女孩坐公交悄悄留蛋糕的视频暖到了。


河南郑州,一小女孩上车没戴口罩,车长看到后递给她一个,没想到打扫车厢时,女孩留了蛋糕和纸条。


纸条写道:谢谢叔叔给我口罩,我把蛋糕分您一块。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车长说瞬间被甜到心坎里去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女孩像太阳,暖的让人泪目。”


“一定是有家教的孩子,知恩图报。”


深以为然。


知感恩的孩子,会像太阳一样照亮温暖周围,而这种温暖的力量会成为孩子前行路上的光,助力他更好的成长。


所以,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培养孩子知感恩。


知感恩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强


知感恩的孩子心中有他人,懂得换位思考,相处不累,在人际交往中自然更受欢迎。


《爸爸去哪儿》中,嗯哼就是这样的孩子。


第一天一大早,嗯哼就开始挨家挨户问好,立刻收获一批好感。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有一次,Max生病,嗯哼发现后,立刻跑去关心,还叫来爸爸帮忙。为了不让Max孤单,他一边安慰Max很快就会好,一边叫来其他小伙伴,大家一起陪伴Max,瞬间化身社交达人。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其实,嗯哼超强社交能力的背后是他的“感恩力”。


嗯哼从小就是个知感恩的孩子。


2岁多时,爸爸给他喝酸奶,他会连声道谢,感恩爸爸的帮忙。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4岁多时,他会在母亲节给妈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妈妈的付出。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感恩节时,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表达感激,嗯哼也会凑上前去:“谢谢你照顾小时候的妈妈和我”。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因为懂得感恩,嗯哼更能感受并照顾到周围人的情绪,这样的孩子自然更容易受到欢迎。


心理教育专家马斯特通过2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


从小知感恩的孩子,很少出现抑郁、焦躁甚至是斗殴等负面行为。他们朋友比较多,长大成人后婚姻也相对更幸福、稳定。对生活满足感较为长久,更能与社会和谐相处。


一个知感恩的孩子,往往能在感激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种快乐也会感染身边的人,形成一股吸引力。


同时,知感恩的人有着强大的同理心,懂得为他人考虑,跟这样的人相处会更加舒适,人们也更乐意与其交往。


巴特尔说:“懂的感情的人,才会找到知己;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找到朋友 。”


知感恩的孩子能得到别人更多的欢喜,在人际关系里会更受欢迎。


知感恩的孩子更能感受幸福


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


田俊涛是同济大学的博士,每年暑假,他都会跟父母一起清扫街道,因为那是父母的工作。


田俊涛从小家境贫寒,为了供他读书,父母双双离开家乡,到嘉兴做环卫工。


每天凌晨四点,父母就要起床工作,母亲身体不好,每次工作都要带着随身药品,可是即便如此,父母也从不舍得休息。


田俊涛深知父母的不易,学习更加勤奋,一路考上名校,读了博士。


读书期间,他省吃俭用,一有时间就会兼职打工,只为减轻父母的压力。


寒暑假,他更会跟父母一起,天不亮就起床,骑着三轮去扫街,工作结束后,再换上整洁的衣物去图书馆学习。


很多人不解,一个博士,随便干点兼职也比扫大街赚得多吧。


田俊涛却觉得,做别的兼职固然可以多赚钱,但陪伴父母、和父母一起工作更有意义。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知感恩的孩子,更能体会幸福的真谛,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会被外界的浮华所累,更能找到生活的重心。


伊壁鸠鲁说:“知足。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


知感恩的孩子,很容易知足,更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幸福,所以他们的幸福感会更高。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感恩


1、感恩的孩子背后是懂感恩的父母


要想培养孩子的感恩精神,父母要先学会感恩孩子。


Laura Trice博士在TED演讲中曾经指出过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都在努力成为好妻子、好丈夫、好儿子,即便我们做得出色,但却很少得到感谢。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其实这种感谢非常重要。


夫妻间互相帮助时,要彼此道谢,真诚的感激才能促进家庭中爱的流动。


亲子间也是如此。


当孩子对我们表达关怀时,当孩子协助我们完成家务时,当孩子拥抱我们时,我们都要真诚道谢。


因为这句谢谢既是对孩子的肯定,更是一种爱的表现,它会强化孩子的自豪感和安全感,也让孩子明白感恩的意义。


孩子会在家庭的感恩环境中学会感恩,进而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人。


2、父母不“施恩”,孩子不“索恩”


想要孩子感恩,首先父母要学会不溺爱。


很多父母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殊不知这种溺爱方式并不是真正的爱。


生活中,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小到最贵的零食玩具、衣裤鞋袜,大到手机电脑ipad一一俱全,孩子只懂得索取父母一一应允,统统无条件满足。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孩子要什么都满足,这种溺爱就是父母向孩子施恩的过程。这种过度施恩,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好理所当然,当某天这种好达不到原先的高度,孩子就会变本加厉的向父母索恩。


这样的孩子永远也体会不到感恩,他不仅不是家庭的幸福、父母的骄傲,而且还可能会是父母的一场灾难。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培养孩子感恩,最好的办法是教他乐于助人。


知乎一位妈妈教孩子乐于助人的做法颇受称赞。


带孩子坐地铁,一个背双肩包拉皮箱的初中生上来后掏出本子和笔在箱子上写字。


妈妈说:哥哥写作业,我们让个位置吧?孩子不愿,妈妈拉着他手说我们快下车了,哥哥作业多写不完会受罚。


孩子听后乖巧让座,学生感激道谢,孩子意识到做了很棒的事很开心,下车后妈妈又表扬一番,一直到回家孩子心情都很愉悦。


当孩子不懂得给他人方便时,父母的一次善意引导,会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被别人需要和被感恩的快乐。


父母鼓励孩子乐于助人,从别人的感恩中体会快乐,他才能感受到帮助别人的乐趣,从而激发感恩之心去温暖他人,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收获真诚。


小女孩被赠口罩留蛋糕答谢: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这项能力


4


王符说:“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感恩的孩子心存有爱,懂得处处为他人着想,才能与别人相处融洽,获得更多友情,未来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他们总是对生活充满感激,觉得自己过得足够好,容易知足常乐,在满足中体会幸福,在困境中寻找欢乐,未来才能不惧磨难,活的洒脱。


愿世间所有孩子,前有寻路后有归路,未来可期。


撰稿:晴之空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父母   车长   乐于助人   溺爱   口罩   社交   知足   小女孩   兼职   蛋糕   感激   爸爸   博士   能力   妈妈   孩子   幸福   快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