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教育到了今天,已经搞成了军备竞赛。家家户户都重视教育,家家户户都把有限的金钱和时间投入到无限的激烈竞争中,家家户户都想着把孩子送进好一点,再好一点的学校。

大家的目的都是清华、北大,985,路径也都差不多,无非是让娃读好的幼儿园,再把娃送进名牌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最后一起去挤那个独木桥,于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

说起来容易,个中辛苦,只有父母和孩子才知道。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地送补习班,冬读三九,夏读三伏。从小学起就天天弄到晚上9、10点才能睡,高中更是一天有7个小时睡眠就阿弥陀佛了。更不用说每天除了睡觉和吃饭就是读书的县中模式。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能把一个孩子送进北大、清华,那是真的不容易。简直就像祖坟冒青烟,十几年辛苦就为这一朝。可是却很少有人问一句:进了清北,然后呢?

是啊,清华和北大的孩子们,毕业后都去干什么了?

我们养孩子,目光要尽量看得远点,再远点。高考只是中点,不是终点,最终我们要的是孩子能成为更好的人,而不仅仅满足于一个名校的头衔。

我们来看看北大公布的就业数据。总共5235名选择就业的学生中,进入体制内的就有1405人,占总比率的26%,如果加上进入各教育、医疗单位的,总计2328人。也就是说,北大2019年选择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人数占到44.4%。

(部分媒体报道说清华北大毕业后选择进入体制内的比率超过四分之三,应该是没有计算灵活就业的人数。灵活就业的意思有offer,但是不解决户口。所以也应当计入。即便如此,进入体制内的人也实在是不少)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换句话说,接近一半的北大学生选了“铁饭碗”。怎么说呢,这个数据让我感到有点失望。倒不是说体制内就不好,而是让人有一种失落感,类似于辛辛苦苦爬山,爬了半天,登到山顶,极目远眺,发现景色不过尔尔。

清华、北大,已经是鸡娃最高境界了,考进去就是人中龙凤。龙和凤,在我们想象里,是要翱翔九天的,结果现在他们满大街地溜达,感觉和小鸡小鸭,猫猫狗狗区别不大,这多少有点让人幻灭。

问题一:性价比太低

对此,我们产生了第一个疑问:在教育上投入这么高,最后鸡出来的娃去了体制内,性价比是不是太低了?

能进清北的孩子,智商上都是平均数以上。抛开一部分IQ爆表的绝顶天才,余下的都是站在父母,甚至全家人的肩膀上,投入了巨大的代价才能考进去的。

今年高考的时候,有个上海小姑娘是爷爷奶奶送考的,据奶奶说光是补习费就已经达到了100万。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而据一些一线城市父母的留言,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到小学,花了都不止100万。毛估估一个孩子能考进北大清华,起码得花100-200万(一线城市鸡娃价位,不含学区房,不含私立学校学费)。

如果投300万能确保孩子上到北大清华,我估计清北的门槛都要被挤破,事实上更多的家长是付出了这么多,却仍然不能让孩子考进清北。

这只是金钱成本。

孩子的时间成本和父母的时间成本实在太大了,都没法算。要是把鸡娃的时间都拿来搬砖,我估计有的家长赚出一幢别墅来都不在话下。

而现在这些孩子从清华和北大毕业,最后进了体制内。就算20万年薪一年吧,也是非常之亏。

更何况,智商经过清北的检验,比普通孩子高出一大截的天之骄子,去从事大专生甚至高中生都能干的职业,比如街道工作人员,从能力上,会不会也是一种浪费?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这是否对得起,孩子们从小进行各种杀死脑细胞的学科竞赛,日日夜夜刷题、自学所付出的辛苦?

他们会不会最后产生学得屠龙技,转而去杀猪的憋屈?

问题二:这究竟是父母的理想还是孩子的理想

由此产生的第二个问题:这样的选择会不会太现实了?这到底是父母的想法还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我将来的理想”。有同学写科学家、有同学写消防员、还有同学写董事长。

到了这一代,据我私下询问,有的孩子想当主播,有的孩子想当老板,还有个孩子的梦想是研发出长生不老药。

但我从来没听说过一个小孩,理想是当公务员or街道干部的。这些理想太现实了,只有经过社会毒打,知道竞争残酷的中年人,才会懂体制内的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清北的学生怎么都这么现实?是12年寒窗苦读,磨平了他们的棱角吗?还是他们早已习惯了听从父母的安排?

Again,不是说体制内不好,是这个选择真的太太太现实了。现实得仿佛“世道有点乱,囤点金子吧”。

确实体制内的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安逸,不用996,各种国定假日该放就放,绝不拉胯,还有香喷喷的公积金等等等等。

可是清北的毕业生,就算是硕士、博士也才二十多岁吧!

正是青春少年时,就没有热血,没有理想,没有冲动吗?他们就这么心甘情愿地乖乖进了一眼能望到头的体制内,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

如果他们是听从父母的意见,进了体制内,那么这届孩子未免太乖,太没有主见了。这是否意味着当前教育体系的目标就是在培养优秀的绵羊

如果孩子们是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在世俗目光里更“有利”的体制内,那是否意味着十几年的功利式教育,把孩子们都变功利了?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父母从小到大,给孩子灌输的就是“你要考好学校,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于是孩子们就真的以为学习就是为了过安逸的日子?

在最该热血的时候,他们都如此现实,那我们的教育岂非成了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温床?

问题三:选择体制内,是在逃避竞争吗?

最后,体制内代表着舒适、稳定、没有残酷而激烈的竞争。

而这些孩子从小是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一分淘汰一操场,一步一步走到金字塔顶端的。这样的教育军备竞赛,是否过早透支了他们的热情?

跑长跑的都知道,如果告诉你一个终点和目标,哪怕再苦再累,一般都能咬牙忍着跑完。无论是3000米,还是5000米,只要憋着一口气,哪怕走着也能走到终点。可如果当你好不容易走到尽头,却有人告诉你,这才刚开始,后面还有一万米,只怕你当场就要瘫倒在地。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现在的教育也有类似的问题。

高中的时候,父母也好,老师也好,反反复复地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再忍一忍,考上大学就好了。

可是当孩子们拿出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跑进大学时,才发现前面又是一个5000米,等好不容易熬到毕业,定睛一瞧,嚯,还有几万米的征程等着呢。

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却大多进了体制

他们会不会感到恐惧和疲累?这些聪明通透的孩子会不会觉得太累了,索性选一条最稳妥,最安逸的路走,不要那么拥挤,竞争压力不要这么大,毕竟他们从小到大,实在是吃够了恶性竞争的苦。

那么多清北的学生选择了更多人走的路,而不是去开创更少人走的路,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

作为家长,你是希望孩子进入安逸的体制内,还是找到自己的理想,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体制   父母   孩子   军备   万米   清华   家家户户   终点   名校   安逸   北大   好不容易   北大清华   现实   理想   竞争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