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但我也想做我自己,如何协助孩子建立边界感?


哈喽,我是芳姐,这是我的第37篇原创日记本文1942个字,预计阅读11分钟。


我爱你,但我也想做我自己,如何协助孩子建立边界感?


当油滴到裙子上之后......


早餐做了宝妞喜欢的肉夹馍,刚好今天早上她起的稍微晚了些,时间比较紧,于是就穿戴整齐才开始吃饭。


今天肉夹馍汁有点多,宝妞夹好的一个饼,刚吃了两口,油脂就漏了,并漏了很多到白衬衫和百褶裙上......


马上放下饼去换衣服,爸爸帮助立马“抢救”。


三个人分工合作很快衣服晾好,三人回到饭桌前,宝妞看了看时间,对我和爸爸说:“对不起爸爸妈妈,耽误你们时间了!”


爸爸说:“虽然耽误了时间,但是不是获得了生活常识,油脂不好洗,以后吃这种东西,要更注意一些。”


宝妞直点头,我看看爸爸,故意说了句:“今早我真是没事找事啊,咋就想起要做肉夹馍呢?”


宝妞听了,看着我,很认真的说:“这怎么能说是你没事找事呢?本来就是我自己的问题,跟你做饭何干?”


思维决定格局,听宝妞这么说,当妈的开心哦!


明确边界,遇到问题理性划分责任,不会把自己放入受害者的角色中,很棒!能有这样清晰的认知,妈妈放心!


1

懂得爱的孩子,看问题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没有界限感的孩子,也会没有行为的界限感。有界限感的孩子才真正懂得尊重,更能感受到爱与被爱。


在亲朋好友中,宝妞是最小的孩子。


小时候哥哥姐姐们,总会让着她,她让东,大家绝对不往西。


当时对于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让她满足了一段“全能霸权”的感觉后,我告诉大孩子们,不可以这样,要是觉得自己委屈就要告诉妹妹,让她学会感知到你们的情绪,她才会更好的长大。


此后,大孩子们不愿听她的安排时,就会告诉她,一开始她不乐意了,也会撒泼......


一开始这样的情况,大孩子们会很难为情,也更怕挨大人们批评,有时就想妥协。


但是我明确的告诉他们,这不是你们的问题,妹妹接受不了,就让她学会去适应......


每个人首先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想法,如果总是为满足他人,忽略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自己会变成另外的样子。


孩子们问另外的样子是怎样的?


在孩子面前我从不会摆大人的架子,告诉他们:“其实我也不太知道具体是什么样?但感觉一定是不开心、不敢说真话,让自己不快乐的样子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孩子们真的懂了?!


从此以后宝妞再哭的时候,他们就陪着她,无论咋闹、咋撒泼,也只是坐着等妹妹哭够了,不哭了......


会把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和妹妹讲清楚。


“我爱你,但我也想做我自己!”使他们在理解和宽容的成长历程中,越来越成熟而有爱!


2

也许就因为这句“我爱你,但我也想做我自己!”


让我的孩子们清晰的认识自己,懂得爱自己,更能尊重别人!


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亲密而有空间,协作而不干涉。


生活中,私人问题建议不强制,家庭大事民主协商。


边界感是维持家庭和谐的法宝,更是孕育孩子未来幸福的土壤。


生活中,给孩子机会,历练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决定的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责任别人自己去扛,孩子就会有明晰的边界,就会知道内外的区分。


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有明确的边界,不要觉得孩子是你生的,就是你的,就是和自己一体的。


很多人非要认为自己的愿望和梦想,就应该是孩子的愿望和梦想。


认为自己和孩子是一体的,因此很难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孩子的边界。


但你一定要知道,有界限感的孩子更容易守住自己的精神领地,成就自我。


明确界限感,会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更能清晰的了解自己,因此更加自信,内心更强大。


每天宝妞回家会和我聊学校发生的事情,每次我和爸爸都会问她,对此类事的看法。


她每次都会站在中间的位置看问题,每一个观点,都会全局出发,无论正面事件还是负面问题,不是单一去看,而是分析事情的两面性。


说实话,我总能感受到宝妞身上的那股超强能量,尤其在某些事情发生后,她的第一反应让我很是诧异,有时候真的自愧不如。


我暗暗庆幸,在宝妞没出生前我就开始学习、钻研家庭教育,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认知。


3

如何培养一个有边界感的孩子呢?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父母关系混乱,也不会培养一个有界限感的孩子。


当孩子内心缺失爱时,他会破坏规则和界限引起父母的注意,变成你眼里的问题孩子。


所以父母要多些耐心、专注、时间和爱给予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曾看过一篇文章提到:破坏规则,失败人生的来源。


是的,如果孩子没办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爱,孩子就会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耗费了一生,终将失败的原因。


其次父母敢于正视自己。人无完人,若有错就去承认错误,不要在孩子面前掩盖事实。要学会和孩子说真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


最后就是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孩子该经历的、承担的,必须舍得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承受,你能帮他一时却帮不了他一辈子,还是要尽早把生活的接力棒交给他,让他自己去感受真实,去规划自己的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边界   天宝   孩子   都会   没事找事   油脂   界限   认知   爸爸   样子   我爱你   父母   清晰   事情   妹妹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