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心灵成长阶梯图最先用在企业管理中,心理学家用来研究人的行为。现在用在孩子教育上,重点讲解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下三层

最低层—环境层——周围人事物(不可能改变)世界与我的关系

举例:将所有的结果归结于外界环境,比如不幸福是因为嫁错老公,教育不好孩子是因为教育环境,迟到是因为堵车,企业经营不好是因为大环境不好等等。

这种情况,年龄类似于3岁孩子。小孩子摔倒,爷爷拿着竹竿打地,谁让你把孩子绊倒的。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层——行为层——做什么,有没有做?(依然改不了)

比如,同样是迟到事件,是因为出门晚了20分钟。这是自己的行为问题。

道理大家都懂,但还不去做。结果依然改变不了什么。比如迟到事件,我们知道路上车多、知道修路,依然正常时间出门。比如,大家都知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坚持运动的有多少人。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学习有利于个人成长,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学习?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层——能力层——怎样做,用什么方法做?

人的能力如果分为两分类:那就是怎么做事的能力和管理内在情绪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会说:你怎么还不去写作业?孩子听到后会愿意写作业吗?

比如家庭中,如果每个人都愤怒,都有情绪,就没有做事的能力,没办法和谐。

情绪不稳,就是心站不稳。试想一个人站不稳,你想去帮她、想扶正她,可能吗?把心稳定好,去拉他才更有力量。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上三层

第四层——价值层——什么更重要

假如第二天我们有重要的事情,很重视,于是定了2个闹钟,结果第二天闹铃没响,我们就醒了。这是我们的价值选择。

任何人任何时刻做任何事情都已经做了价值选择。(重要)

空闲时间,我们选择听课、学习,其实原可以喝茶、玩手机或者睡觉,这是价值选择,也就是这件事重不重。任何人都挑选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做选择。

比如上课孩子打游戏、有小动作,员工上班聊QQ。他认为这些重要。

对于爸爸妈妈来讲,孩子上学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打游戏重要。

为什么会不同?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影响人的价值观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所以,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第五层—身份——我是谁?我要拥有怎样的人生?(人生观)

定位我是一个守时的人。守时:带来身份的尊严。

我是一个有素养的文明人。则有垃圾不会乱丢。

怎样的人生观就有怎样的价值观。

比如: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正直的人。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六层——使命——为了谁?(世界观)

也就是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为世界贡献什么?

人跟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相同点:传承生命。

人跟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为这个世界可以做一些贡献。

一万钱的蚂蚁与猴子至今生存方式依然一样。

一万年前的人用石器,现在我们有电灯、马路、互联网。

使命3个基本法则:我好、你好、世界好。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好可为,两好比较可为,一好还可以。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伤害另外一方,不可为。比如破坏环境、伤害合伙人权益,这些不可为。

虽然我们“不为”,但在资源的帮助下,可以获得更多,实现成长。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影响一个人?

从一起家庭悲剧谈起:有一个女孩上大学,结果被男朋友杀害了。

我们来看男生看到女生的第一封情书,“我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高一我是学校著名的恶棍。”我是一个恶棍,是肯定恶的能力和行为。强化了反面与负面的信息,孩子的人生观被摧毁。

大学入学的第一天,男生制作了“占座门”。用一个空瓶子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第三排、第四排位置全占了。有同学不服气,与男生吵架,男生吵输了。

于是男生又制作了“拼爹门”。他在网上发:我爸下个月要来。附带父亲的职务,工作岗位。最后班主任出面,解决了这起事件。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女孩子,如果女孩是一位价值观正向的孩子,一听说恶棍,会避而不见或敬而远之。但有的孩子会觉得“恶”很酷。

作为家长,总认为孩子考上好大学,人生就圆满了。家长不懂得引领孩子的“三观”,最后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心灵成长阶梯图——如何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上三层引领下三层,下三层支撑上三层。

学习了本课程,如何反省现在的教育理念?

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接触的理念很多,分不清对错。

比如某个大学的研究成果:不要夸孩子聪明,要夸孩子付出的努力。

我们运用今天的知识分析一下:

聪明——身份层。

付出努力——行为层。

按照上三层与下三层的理论,我们既要夸奖孩子付出的努力,也要夸孩子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孩子   恶棍   守时   阶梯   情绪   聪明   不好   事情   男生   心灵   能力   价值   环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