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导语:

341肯定法

“3”: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事件进行肯定。

“4”肯定的步骤是:

1. 肯定、认同情绪和感受,

2. 肯定目的、意图以及动机

3.肯定哪里做得好

4.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

日常我们与孩子的交流,直接看到孩子的不足,也就是直接进入第4个主题。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如何判断肯定的结果有效还是无效?

看给孩子正向感觉的部分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课程内容:

孩子情绪晴雨表,周一到周日每天孩子表情颜色不同。有灰色、红色、绿色、橘色,不同的颜色表示孩子今天经历的不同事件。

情绪是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入口,是下层的大脑发挥作用(尚未传递至大脑)。情绪作用下,做出的事情不是建设性的,是下意识的行为,等情绪转化出去才能理性思考。

比如:大人情绪失控会脱口而出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话,就是受情绪的左右和支配。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有个案例:一位小朋友,每天写数学和英语比较快,而写语文需要20分钟去哭,10分钟去写。面对语文作业孩子画了一幅画,中间是凌乱的线条,周围有火山爆发、有车撞人、有孩子流鼻血。

孩子写语文作业有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情绪积累,最后对写作业没有兴趣,产生厌恶觉。

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情绪起来的时候,要先接纳,使孩子舒缓下来。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情绪是一个人最正常的心理反应。

情绪感觉没有对错之分,情绪反应有恰当与否,接受情绪≠接受行为。

可以接受孩子面临语文作业的紧张,但不能接受孩子不写作业的行为。通过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写作业的行为,情绪疏导的最终结果是变为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老师组织的夏令营,有一个个头较大的男孩因为其他人违反规则,不遵守团队双方的协议,想打人。老师先把两个孩子分开,然后接纳孩子的情绪:“对方不遵守协议,你很愤怒”

孩子:“是的,所以我想打他。”

老师:“打架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有其他方式吗?”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最后,问题解决了。孩子写到:我能冷静对待燃起我怒火并爆发的人。

肯定情绪、接纳情绪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改革开放后,大家都希望速成,尤其是家长,期待望女成凤、望子成龙,但成长没有速成药。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孩子画写作业的状态,画桌子上和桌子下都很凌乱,孩子手里有纸张。与孩子沟通:“原来你对待作业感到很烦是吗?”

“每天的时间有限,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烦。

“接下来我们可以做什么?”

当一个人烦的时候,先停下来,做一些处理情绪的事情,舒缓情绪。要让孩子体验巅峰的状态,比如跳绳、骑自行车、爬山等项目。如果体验不到巅峰状态,孩子不会知道成就感是什么,有何种感觉。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最强大脑有一期比赛,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孩子比赛记忆新郎和新娘的顺序。意大利孩子表现得很平静、从容,他的目的是:享受其中,并且赢得这场比赛。他的内心是从容、笃定的,也就是充满了自信。

而中国的孩子说:我以后要子承父业。面对记对了但是摆错了的比赛失败,他哭泣、伤心。现场所有人都在说:没关系。没有人关注他当下的情绪状态。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现实的生活,作为家长要先舒缓孩子面对学业或者成绩的那份情绪障碍。

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需要得到肯定、认同与完全的接纳。

情绪脸谱,孩子面对作业、面对与家长的沟通、面对学校会怎样描述?

肯定情绪,构建亲子链条

孩子放学回到家,作为家长,我们要问一下:亲爱的孩子,今天你心情怎么样?在学校有开心的事情跟我分享吗?

有一个孩子,最近在幼儿园经常打架。经过专业咨询发现:之前家庭有吵架行为,孩子指出家人们的情绪脸谱。奶奶当时愤怒,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奶奶的分值可以是1000分,爷爷失望,妈妈伤心。孩子在幼儿园打架,他说感到奶奶的愤怒都转化到我身上来了。

我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经常听到:加油,坚持!等外在给予的力量。当事情结束,把当时的情绪抛之脑后,也就是忽略了它的存在。中国人讲到情绪,都感到太肉麻,但人类需要情感的链接,创造美好的世界。

所以,下次当你的孩子愤怒、伤心、哭泣的时候,请不告诉孩子:没关系、你可以的。先试着接纳孩子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情绪   作业   意大利   破坏性   脸谱   建设性   链条   舒缓   亲子   大脑   奶奶   语文   愤怒   家长   事情   状态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