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折断了他的翅膀,还想他能在蓝天翱翔吗?


你折断了他的翅膀,还想他能在蓝天翱翔吗?


前天和几个邻居在院子里遇到,天气不错便坐在小花园说话,不一会儿,同单元一阿姨带着外孙女走了过来--

小姑娘穿着一套大红色的中式裙装,头顶绑着一对漂亮的红红蝴蝶结,应着她肉嘟嘟的小脸蛋非常可爱,我们见了都夸小姑娘长得可爱喜人.

为了感谢我们的夸赞,阿姨便让小姑娘唱首歌给我们听,不过不论怎么说,小姑娘就是不愿开口,阿姨怎么哄人家就是不唱。

这可把她姥姥气坏了,最后竟然发起脾气,小姑娘觉得委屈,呜呜地哭了起来......

阿姨带孙女走后,我们几个相互看看,无语地笑了。

这样的场景,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常被家人带出去”显摆“,背唐诗、讲故事、唱歌、背公式......得到一句赞许和夸奖,还有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脸上那得意的微笑......

或许他们只是单纯希望外界给孩子的夸赞越多,孩子会更自信吧!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事实上也就是那样的一些情景,教会孩子取悦别人,就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夸奖(好处)。

一开始有些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在大人的引导下慢慢的习惯为了一个赞,一点一点丢失了自我主见,凡是会依赖于父母的意见和别人的评价。


是谁折断了孩子的翅膀?


在我的群里,一个叫小逸的9岁男孩妈妈说:“我家宝儿太乖了,我们让他干啥就干啥,从不会有自己意见。”

“问想吃什么,他会说妈妈做什么就吃什么!上学除了穿校服,平常穿什么衣服都要我给搭配好。”

“自己过生日,要请同学Happy,问他是在家庆祝,还是想去肯德基?他会迷茫的直摇头。对于这种选择,只要一摆在他面前,他会极度混乱,孩子这样毫无主见,我可真是愁死了。”

“小逸是从小都这样吗?”我问。

“没有,小时候挺喜欢讲话,可活泼了,有什么事情会给我们说个不停,想法也很多,一会想这样,一会想那样的,可是哪能什么都由着他呢?”

这样的父母生活中多了去了,这一边希望孩子什么事都问自己,要求孩子听从他们的安排,另一边又抱怨孩子没有主见......

孩子曾经的翅膀被谁折断?有这种想法和要求的父母,真该反思呀!把折断了翅膀的孩子关进笼子里,却要求他能去蓝天上翱翔。


“为你好”真的就是为孩子好吗?

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绝大多数家长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可以说焦虑无处不在,总是在担心孩子做的不好、做的不对,害怕他们犯错误,害怕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给比下去.......

当孩子的行为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时,他们就开始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家法家规”“约法三章”,一些过多的约束。

如果是小些的孩子,久而久之,产生畏惧心理,对父母的安排唯命是从,不敢说、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大点的孩子,为了省去麻烦,避免生事惹祸,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

尽管父母通常以“好心”出发,但你的过多干涉,不仅阻碍了孩子自己的发挥,并且传递给孩子你不信任他的信息,也难怪孩子会变得没有主见。

经验来源于一个人的经历和亲身的体验,而父母给孩子总就不是孩子的,他缺乏独立做事的经历,也无做事的经验,所以他一旦遇事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当然无从下手了......

这样的情形,智慧的父母不是抱怨孩子,找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反思哦! “为你好”真的就是为孩子好吗?

我忘记是谁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作为父母并不需要教会孩子什么!而是通过父母自身的成长激发孩子本身的能量,可以成为他自己!

做到4点让孩子做回自己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错误失败的经验中,积累成功经验的过程。

然而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就会帮助孩子走“对路”,长时间的过度干预让孩子孩子产生越来越深的挫败感,对自己失去自信,甚至面对同龄人会觉得羞愧,他们害怕做事情,不但怕做错了被批评,害怕做错了给父母丢脸......

孩子习惯了听话,习惯了放弃自己做主的权利,因为他们更习惯了有人什么都帮他们考虑好、决定好、准备好。

但是很多父母都和小逸妈妈一样,深知缺少主见对孩子今后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但既已如此,埋怨也没用了,给家长们4个建议帮助孩子找回自己!

一、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想法

这个可以利用“家庭会议”这一工具进行。每个周末进行一次家庭会议,家庭成员都参加,每个人对本周的工作学习进行汇报总结,家里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

而且家庭成员轮流做主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锻炼孩子的敢于表达的能力。

二、好好听孩子说话,不打岔

好好听孩子说话,不打岔,你的专注会让孩子感觉到重视,会给予孩子敢于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三、不要批评孩子的意见

给予孩子表达机会,做主的机会,即使孩子做错了,不要急于纠正,而是把正确的结果给孩子看,要相信孩子。

四、给孩子想问题的时间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能一下子做决定,不是他没有想法,而是想法太多,就会犹豫不决。这时候,要给孩子时间,如果催促或者干脆替孩子做决定,就很容易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

所以要给孩子充分的考虑问题时间,给予孩子鼓励,要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出正确决定。

总之,父母会变老,孩子会长大,我们不能给孩子做一辈子的主,我们做父母不能总帮他解决问题,所以要把面对问题、决策问题的能力还给孩子,所以,从现在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塑造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做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翅膀   主见   小姑娘   阿姨   害怕   蓝天   想法   你好   说话   事情   父母   习惯   妈妈   意见   经验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