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价经历过山车!农民消费者两头吃亏,1100个农产区迅速出手

前段时间,大葱涨价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平时的三四元一斤的大葱一下子涨到了七八元,人们都在骂农民,说他们囤积居奇;消费者不愿意买了,改选用洋葱等替代品,大葱的价格呈断崖式下跌,农民亏损严重,人们又说这都是教训。

有不少人都把错归咎在农民身上,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实,很多农民也是受害者。前几天,专门去问了一位做农业的朋友,他说大葱疯狂涨价,最主要的还是囤货导致的。

葱价经历过山车!农民消费者两头吃亏,1100个农产区迅速出手

有一些囤货商都发现了今年葱的产量减少,价格有可能上涨,就让农民把葱留到过年他们来收,或者先低价收了放到仓库里,一个接一个80000斤、90000斤大葱的囤,最终导致市场供应量减少,大葱的价格抬高。葱价上涨的时候,其实农民并没有赚到钱。

而当消费者见葱价高居不下,找到了洋葱这一替代品时,市场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那些原本和农民约定好的囤货商,也立马没了人影,怎么打电话也不到村里来收葱。葱价下降的时候,农民反而成了“背锅侠”。

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和之前的“蒜你狠”、“姜你军”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背后暴露的正是传统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弊端,一根大葱从农民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当地一级商贩、二级商贩、消费地一级商贩、二级商贩、批发市场、商超”等多个环节,很容易被中间商贩操控,同样的,农民也缺少话语权。

葱价经历过山车!农民消费者两头吃亏,1100个农产区迅速出手

不过好在,这些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这一点,并在作出实质性的努力。去年9月,邮政就已与拼多多达成合作协议,要在3年内打造150个农产品基地,形成一种原产地直发的优势。

而在最近,近1100个农产区更联手拼多多,希望借助电商物流的优势,来破解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层层加价问题。

85后小伙肖怀东,就是四川浦江的一位农业带头人,在拼多多产地直发的优势下,2020年其个人店铺销售额已破1.5亿元。自己挣钱的同时,他还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去收附近农民的货,带动4000户乡亲一起致富。这样既保证了消费者的菜篮子,又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葱价经历过山车!农民消费者两头吃亏,1100个农产区迅速出手

之所以这次大葱涨价,囤货商可以从中作梗,无非是因为走线下销售渠道,农民和消费者之间距离太远,但是当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打通信息壁垒后,囤货商再无空子可钻,一切问题也都可以迎刃而解。

如今,这种“原产地直发”正在形成一股浪潮,链接城市和农村,帮到农民和消费者。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农业现代化的原因,用技术方便更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商都   囤积居奇   从中作梗   消费者   农民   农产   大葱   替代品   过山车   商贩   原产地   洋葱   两头   吃亏   农产品   出手   优势   农业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