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作者: 周芬

作品编号:055

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古往今来,从结绳记事开始,数学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露面。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著名诗人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他的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其代表作品《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这首诗中就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如图,诗中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的A点出发,走到河边饮马后再到B点宿营.请问怎样走才能使总的路程最短?这就是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有趣的是,这个问题早在古罗马时代也出现了,传说亚历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者,名叫海伦.一天,一位罗马将军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将军每天从A地出发,先到河边饮马,然后再去河岸同侧的营地B处开会,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

从此,这个被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广泛流传.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难,据说海伦略加思索就解决了它.

我们将问题抽丝剥茧,进一步画图为: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图中所示O点便为最佳的饮马地点,原因在于,根据轴对称性质,从A到O和从A’O距离相等,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A’B即为能取的最短值。这其中也蕴含了化归思想—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

这个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也是数学中典型的最短路径问题的模型。事实上,这只是最短路径的一种基本形式,今生,它还延伸出多种变化:

变式几何形中将军饮马”问题

(1) 三角形将军饮马”问题

例一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求EM+BM的最小值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此例是求两个定点到直线上一个动点距离和最短问题。只要抓住模型的本质特征,作出图形,找到点M的位置并不困难。例如:解法(一)图形,然后利用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结合勾股定理的知识,再求出这条线段CE’的长度。也可用解法(二)图形,先利用模型,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并结合勾股定理来考虑解题方案。由此看来,有了“将军饮马模型”真是妙不可言,它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扫除思维的障碍,为进一步顺利的解题提供了保障。

(2)四边形中将军饮马”问题

例二如图,在矩形ABCD中 ,AB=5 , BC=10.若点M、N分别是线段BD,BC上的两个动点 ,则MC+MN的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如答图所示,作C点关于BD对称点C′,交BD于点E,连接BC′,过点C′作C′N⊥BC于点N,交BD于点M,连接MC,此时CM+NM=C′N最小.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由等积变形

例三如图,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此题符合模型“两定点,一动点”情形,根据模型,容易作出图形并求解。

例四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此题符合模型,解答时可直接应用模型。同样去找点D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E,与AC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P。

例五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6,AB=7,BC=8。点P是AB上一个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题目符合模型,解答时可直接应用模型。

(3)圆形中将军饮马”问题

例六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B为AN弧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根据模型和圆的对称性,应用模型容易得到答案。

(4)立体图形中将军饮马”问题

例七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 cm。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本题考查了圆柱的展开图、矩形的性质、模型应用、勾股定理等知识。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对称轴不易被发现,学生难以作出图形,所以无法解答。如图,圆柱形玻璃杯展开(沿点A竖直剖开)后侧面是一个长18宽12的矩形,作点A关于杯上沿MN的对称点B,连接BC交MN于点P,连接BM,过点C作AB的垂线交剖开线MA于点D。利用模型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P+PC为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再结合勾股定理求解。

变式二:直角坐标系将军饮马”问题

例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在y轴的右方,如何在y轴上找一个点M,使MA+MB最小?并请写出点M的坐标。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此例是求两个定点到直线上一个动点距离和最短问题。只要抓住模型的本质特征,作出图形,找到点M的位置并不困难。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D,与y轴的交点即为所求。

例九如图,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交点坐标的意义,确定出点A的坐标是解题的第一个关键。要想确定出PA+PB的最小值,关键是明白怎样才能保证PA+PB的和最小,可以联想我们建立的“模型”作出图形,明白了最小的内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2),△AOB的面积是2。

(1)求点B的坐标;(2)求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A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本题第(3)小题△AOC周长等于AC+CO+AO,而点A,O是定点,所以AO是一个定长,所以要想使得三角形的周长最小,问题就转化成使得AC+CO的和最小问题.因为题目中有一个动点C,两个定点A,O,所以题目的条件符合模型,直接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小结对于“将军饮马问题模型”的变式应用不难发现:这个模型不仅可以在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直角梯形、圆、立体图形等图形中,还可以存在于直角坐标系、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函数中。虽然每个题目的呈现形式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本质方法不变。其实质是已知两个定点和直线上一个动点,求组成的线段距离和最短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先帮助学生建立图一这个基本模型,待学生能练掌握模型后,再一“模”多变,举一反三。

你以为“将军饮马”问题今生就是这些变式了吗?别急,它还有拓展呢。

模型拓展——由定点和动点或多个动点组成的线段距离和最短问题

拓展:一定点、一动点到直线上一动点组成的线段距离和最短问题

例十一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6,∠BAC=60°。∠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此例和我们已建立的模型有所不同,不能简单的只考虑模型。此题中只有一个定点B,但有两个动点M,N。所以在解答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应用模型,还必须考虑到如何才能使BH(解法图形中)最短,这时就需要应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个基本事实并结合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模型拓展:一定点与两条直线上两动点组成的三角形周长和最短问题

例十二如图,∠AOB=45°,角内有点P,PO=10,在角的两边上有两点Q,R(均不同于O点),则△PQR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本题中虽然△PQR三条边都是变化的,但是只要利用好模型,将三条线段放到同一条直线上,问题就得以解决。这一问题的解题依据与“将军饮马问题”类似。

模型拓展:一定点与两条直线上两动点组成的三角形周长和最短问题

例十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120°,∠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使△AMN的周长最小,则此时∠AMN+∠ANM的度数是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本题与上题类似,题目的背景由角改为四边形,利用好模型,将三条线段放到同一条直线上,问题就迎刃而解。

模型拓展两定点与两动点组成的最短路径和四边形周长最小问题

例十四如图,已知AB是两个定点,在定直线l上找两个动点MN,且MN等于定长d(动点M位于动点N的左侧),使AM+MN+NB最小.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例十五:如图,已知AB是两个定点,两条平行直线lm之间的距离为定值d,在定直线l上找一动点M,在定直线m上找一动点N,且MN始终垂直于直线l,使AM+MN+NB最小.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以上两个问题的本质相同,都属“两定两动型”最值问题,其解决方案也相同,只需紧紧抓住题目中的不变量,即两动点构成的定长线段提供的平移方向与平移距离,将其中一个定点进行平移,问题即可转化为“将军饮马”问题从而得解.

例十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

(1)若E为边OA上的一个动点,当△CD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的坐标;

(2)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当四边形CDEF周长最小时,求点E、F坐标。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本题的最大亮点是将模型和拓展问题融合在一起,并很好的运用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1)小题直接应用模型容易求解。第(2)小题难度较大,除需要应用模型,还要应用线段平移的知识构造平行四边形GEFC,所以有GE=CF,又DC、EF的长为定值,所以此时得到的点E、F使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

模型拓展:三条直线上三个动点组成的线段距离和最短问题

例十七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线段BC,C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 。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此题P、K、Q三点均为动点,求PK+QK的最小值难度较大,在应用模型解题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应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将军饮马问题都是探讨PA+PB的值最小,那如果添加一个参数,求PA+k·PB的值最小,应如何解决呢?

模型拓展“PA+k·PB”的值最小

例十八: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B=4,且∠ABC=60°,M 为对角线 BD(不含 B 点)上任意一点,则 AM+ B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解析:如何将 BM 转化为其他线段呢?即本题 k 值为,必须转化为某一角的正弦值啊, 即转化为 30°角的正弦值。思考到这里,不难发现,只要作 MN 垂直于 BC, 则 MN=BM,即 AM+BM 最小转化为 AM+MN 最小,本题得解。

例十九:如图,在 Rt△ABC 中,∠ACB=90°,CB=4,CA=6, ⊙C 半径为 2,P 为圆上一动点,连结 AP,BP,求 AP+BP 的最小值.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评析:如解法图形 ,连接 CP,在 CB 上取点 D,使 CD=1,则有 CD /CP=CP/ CB= ,又∵∠PCD=∠BCP,∴△PCD∽△BCP, ∴ PD 1 BP 2 = ,∴PD= 1 2 BP,∴AP+BP=AP+PD.只要A,P,D三点共线就能得到最小值。

看完这些题型,相信读者们对“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此多的题型,究根结底,还是回归到最本质的思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积极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讲清讲透每个数学模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数学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知乎网《中考热点:将军饮马问题的四种拓展类型》

相关链接>>

相聚于网络,相知因数学,相交为征文——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通知

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评委简介

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

第一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文章集锦

已发文章>>

001 莱布尼茨、二进制和伏羲卦图

002 美学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 读《数学的美与理》有感

003 数学基础与黎曼猜想 ——《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读后思考

004 数学与文化并重 知识与兴趣同行 ——“算筹记数”教学思考

005 数学是多维度的艺术——读《数学家的眼光》有感

006 从掷骰子到阿尔法狗:趣谈概率

007 中学数学中分类思想的教学与拓展

008 守门的秘密

009 探数学文化,启数学之美——以高中数学《割圆术》为例

010 基于数学史视角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011 我是怎样读《几何原本》的

012 相映成趣的两座数学桥

013 HPM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014 极限定义新讲:动态定义与静态定义

015 把握思想方法,自主提升数学素养 ——读《让知识自然生长》有感

016 读北大张顺燕教授《数学的源与流》的几点收获

017 中国古代数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

018 数学阅读锦上添花,实践成果领航数坛新征程

019 提高概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020 温故建构新知 论证生成巧思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究

021 读《学好数学并不难》有感

022 体验经典证法 渗透数学文化 ——以“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023 数学文化 文化数学 ——融合数学文化的中考试题的品析与启示

024 善用数学文化 灵动数学课堂 优化育人途径

025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026 数学中的美—— 读《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027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028 海伦公式

029 《镜花缘》中的数学“缘”

030 基于认知发展的数学理解教学 ——读《数学教学心理学》所思所行

031 做一位有文化的数学教师 ——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所感

032 向下扎根,追寻成长

033 运用读思达进行中考文化类试题解题策略研究 ——以2021福建、北京中考试题为例

034 2021年中考中的传统文化试题

035 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036 小学低年段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 ——读张齐华老师《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有感

037 五光十色的数学之《数学及其历史》观后有感

038 小折纸,有大历史 ——可以写入教材的“一刀剪”最大精确五角星折法

039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情境试题的考查研究 ——兼评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

040 浅谈《怎样解题》对教学的指导

041 如何让数学文化浸润常态化课堂教学——读顾亚龙《以文“化”人》专著有感

042 中学教材和中考命题中的数学文化探析

04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自信

044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

045 第二章 探索图形的规律——火柴棍里的数学文化课堂实录

046 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047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活动的实施策略探究

048 基于数学史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考——读《数学文化漫谈》有感

049 读《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有感

050 读浙大蔡天新教授《数学传奇》有感

051 HPM视野下《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教学实录与设计分析

052 探寻单位“1”下的直观模型 ——读《度量:一首献给数学的情歌》有感

053 数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 ——读《度量:一首献给数学的情歌》的想象

054 基于数学之美的小学数学命题设计

“将军饮马”问题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将军   勾股定理   角形   本题   坐标系   线段   周长   直角   直线   前世   最小   图形   模型   今生   距离   数学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