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01

看过一篇文章“你们都去医院了,谁给我做饭?”

文章里22岁的女儿不仅不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妈妈,还在大家都去医院时,抱怨没人给她做饭

这就是“包办”式父母的后果,让一个本应该独立年龄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巨婴 ”。

父母无限满足孩子,做孩子的“超人”,孩子不用动手,不用思考,这样培养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理解父母、啃老、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年迈的父母苦口婆心也丝毫无法改变孩子,骂孩子不争气,却不知道造成孩子无法独立的罪魁祸首就是“爱”。因为,他从小没有感受到什么是被需要。

现在社会从来不缺能干的妈妈,但缺的是懂得通过撒娇示弱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妈妈。

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02

前几天,我去一个女性朋友家做客 ,开门看到的是一个阳光的、 暖暖的笑脸——她八岁的儿子。

“阿姨,你进来等一下,妈妈在屋里呢”。然后转身从饮水机那接了杯水递给我。

我惊讶这个小暖男的贴心,朋友从屋里出来,然后我好奇的问她怎么把孩子培养成这么懂事的。

她回答很简单:我不太会培养,只不过喜欢撒娇。

接下来,我也见证了朋友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她一改在工作上的雷厉风行,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小公主”:

“呦,咱家地上有垃圾了,可是妈妈这几天好累,腰有点疼了。”

“我来扫吧,妈妈。”

“哇,好沉呀这个袋子,快提不动了。”

“妈妈,我来帮你。”

妈妈的撒娇是男孩子无法抵抗的温柔,会激发他的责任感和保护欲。

其实每个小男孩都想当英雄,在他们幼年,能够保护和帮助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妈妈。

一个贴心懂事的小暖男的背后,从来不是厉声厉色的妈妈,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而是一个爱撒娇、懂示弱的温柔妈妈。


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03

让我想起差不多两岁的侄子,下楼梯时,他妈怕他摔,要牵他,他怎么也不肯,然后他妈说:妈妈怕摔,你可以牵我吗?

结果,他还真牵了,边下楼梯边说:妈妈不会摔,我牵着你呢。

一句轻柔的撒娇,便能让不愿配合的男孩变成理解妈妈、照顾妈妈的小暖男。

当妈妈发出请求时,孩子感受到的是尊重和平等,这使得孩子更加愿意配合妈妈做事情。

撒娇,是妈妈最温柔的“武器”

比如玩具散落一地,可以撒娇对孩子说:“妈妈太累了,需要你的帮助,你能把玩具全部收拾起来吗?”

比如该睡觉了孩子还在玩,妈妈可以这样说:“妈妈一个人睡觉有点害怕,你能陪我睡吗?”

看到了吧,为什么说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好多厉害的妈妈 ,管教出来的都是叛逆的孩子, 方式方法完全颠倒了 。

你想让孩子怎么做,要求命令只会让孩子本能的抗拒,越来越逆反。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了父母之后,自然而然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严形象,习惯性用命令的语气说话。

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两个极端:太听话和太不听话。

撒娇,把命令改成了“请求”,通过示弱反而可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让他们不那么抵触父母对自己的干涉,“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才是王道。

示弱式教育是让他们自驱动做事,自己做决定,虽然孩子最终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可是在他们看来,那些决定是自己做主的,帮助和迁就一下妈妈,可以带来很强的自豪感。

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04

我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儿,每次过马路的时候 ,都被我强行拉住手,她不想让我拉 ,我说这样才会安全,她当然不会理解。

有一次,我改变了当式,对她说 :“宝贝, 妈妈眼神不好,好害怕,怎么办?”

她一把拉住了我说 :“妈妈别怕, 来,我拉着你。”

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需要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得到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更乐于帮助妈妈

懂得撒娇的妈妈,不是真的“弱”,而是不伪装、不逞强地将真实的自己展示在孩子面前。

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妈妈不是万能的,妈妈也有脆弱的一面,妈妈也是需要帮助的。

他会尝试着理解你的不易,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会用一颗有爱、包容的心对待。

孩子在帮妈妈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也培养起了责任感,展现出有担当的一面。

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05

有个孩子的 妈妈,儿子六岁,从来都没有让他做过什么事,因为怕担心他做不好。

有一次他家里来了客人 ,她本来要着急买点东西,但是没办法走开,只能把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孩子,把要买的东西告诉他。

期间充满了担心 ,但是孩子回来把事情办得非常的好,她觉得自己低估了孩子,原来孩子可以做的这么棒。

你不示弱,永远不知道孩子拥有多大的潜力。

要知道,你一味的认为孩子“弱”,最后孩子自己都认为自己“弱”。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会干,是你不让他干,也不是孩子不知道心疼你,而是你从来没有给过他心疼你的机会。

父母示弱,让孩子的体会到被信任和依赖的感觉,孩子才会发现自己原来能做的这么好,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再弱小,完全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从而拓展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06

1.撒娇,是一种顶级育儿思维

是用最温和有爱的方式,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激发出孩子的担当和责任感,从而让孩子越来越独立。

孩子和家长之间,也是需要一个心理平衡的,你太强了,他就弱了。相反,你弱了,他就会强大了。

2.孩子的幸福感,往往来自于被需要

撒娇,让孩子感受到被需要,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说一句:“来吧,需要你”,你会发现孩子很高兴的帮助你做任何事情。因为这样满足了孩子“被需要”的心理。

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体现。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轻松,而孩子越来越能干。

适当的需要,无条件的信任,会比包揽孩子生活的一切更能让他感受到幸福。

3.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有时候放低家长的身份,是一种智慧的方式,不会因此改变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反而会和孩子相处的很融洽。

父母最好丢掉家长的权威,偶尔与孩子互换一下角色。

我们都知道“撒娇女人最好命”,并不是因为她们只会撒娇,而是在撒娇的过程中,运用智慧教会了孩子很多事情。


4.把控事情的难易程度

在符合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示弱,才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满足感,做的更好。

不仅在家务上,在家庭决策上父母也可以示弱,让孩子一起来商量。

5.示弱要有分寸,撒娇要适可而止

我们必须要清楚,撒娇是我们所用的方法,而不是目的。

向孩子示弱的初衷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而不是让孩子有心理上的负担。

妈妈们注意把握好尺度,向孩子撒娇,并不是让妈妈一味地示弱,处处“无能”,

大部分时候,你还是得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靠的,这样才能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我是一手执笔一手带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依凡,关注我,育儿不迷路。

孩子叛逆、“白眼狼”、“巨婴”?这些年,父母都做错了

(霍思燕)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好命   父母   孩子   满足感   能干   叛逆   屋里   责任感   温柔   家长   独立   事情   能力   妈妈   方式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