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缠身,如何找到自救出口?

心理学中有一个有趣的效应——野马效应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吸血之后马上离开。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远不是致死的量,但却有不少野马因为它,被生生折磨而死。这些被折磨而死的野马通常会有暴怒和狂奔的表现。

很显然,野马对这一外因的剧烈情绪以及过度的反应才是造成它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中的情绪ABC理论来解释这一效应。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

负面情绪缠身,如何找到自救出口?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这样无能为力的情绪决堤时刻,比如:

在工作中,一边吐槽着内卷,却无力改变,只能不自觉得内卷起来。工作越来越多,工资丝毫没有变化。

在亲密关系中,觉得另一半不够理解自己。尝试过沟通却无济于事,从失望到绝望,最后决定放弃;

在和父母的沟通中,想要袒露心扉获得他们的支持,得到的却是一次次训斥……

跟野马不一样的是,在遇到这些至暗时刻,我们可能不会选择“暴怒”,反而沉默地不再发出任何呼救,一次次地将自己逼进情绪的无底漩涡。

跟野马一样的是,我们都需要习得一个必备技能:情绪调节能力

负面情绪缠身,如何找到自救出口?


01

焦虑常在,走出前你先得了解它

人的一生有四大终极议题,它们是: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

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焦虑。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发展性焦虑。比如,婴幼儿会担忧被父母抛弃,学生会担忧被老师批评、受同学排挤等,成年人会因996工作、被催婚催育而焦虑不已……

这些在不同年龄段遇到的困境,由于还没有能力掌控和解决,人就会感到焦虑,这些属于人的基本焦虑,也可以称之为现实焦虑。

一般会在人的承受范围之内,是可耐受的,我们称之为基本焦虑。比起基本焦虑,可怕的是人的过度焦虑。

工作焦虑:怎么努力也搞不定工作,别人却已实现财富自由。

结婚焦虑:别人都二胎了,我还没有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

买房焦虑:生活精致,却也只能买得起生活…

当焦虑超越了事情本身,它就像一个迷宫,走进去便开始睡不着觉、坐立不安、容易愤怒……慢慢地被焦虑情绪控制着。

试想,如果人深吸一口气,憋着不呼气会怎样? 我们每天接收各种情绪就像吸气,而表达情绪就像呼气。如果吸进来的情绪只能憋着,不能呼出,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岌岌可危。 只有释放出来,才能从焦虑回归平静、从恐惧回归安全,也才有更多的注意力去应对生活中的难题,思考出更好的解决方式。

负面情绪缠身,如何找到自救出口?


02

没有固化的情绪,只有固化的信念

除了焦虑,像愤怒、无助、难过等等情绪,本质上是信念的固化。

我不够好,所以不会有人爱我;我能力不行,不会得到什么好机遇;我这辈子只能躺平做一个“米虫”,我做不到独立,也做不到爱自己……

仔细一看,这些固化的信念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无助、无望、无价值的固化信念,它们在某些时刻突然出现,轻易就能击溃自己。

但也正是这些信念,形成了我们应对他人、应对工作与生活的模式。如果你的信念具有破坏性,生活中或许会常常遭遇困境与难题。

遇到难题时,如果能客观冷静地跳出察觉这些事情,以开放性的思维、中性的态度去分析事件本身,觉察内心的感受与情绪,事情是否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呢?

画地为牢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 与其到外在找原因,不如去检视一下自己的内在信念,究竟是什么在阻碍你?当你诚实面对自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负面情绪缠身,如何找到自救出口?


总而言之,在面对负性情绪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可以通过倾诉、运动等方式缓解情绪。暂时脱离让你焦虑的环境。

另一方面要转变自己的信念,当你对同一件事情有了不同的解释,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情绪   都会   暴怒   野马   蝙蝠   焦虑   负面   困境   效应   难题   信念   事情   时刻   能力   事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