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第二次惩罚




俗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说,上帝是人类的主宰,人类的一切行为、思想等等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

上帝对夏娃的第一次惩罚,家喻户晓。说上帝用泥土造人,起名叫亚当。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取下他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园中有棵禁止享用的果树,叫分辨善恶树,是上帝为考验人的信心而设置的。没想到有一天夏娃和亚当没有经得住诱惑,偷吃了禁果。。。。。。

一切皆在上帝掌控。上帝得知此事,很生气,便决定惩罚他们。夏娃领受的惩罚是怀胎和分娩的苦楚,以及受丈夫管束。亚当领受的惩罚是必须终身劳苦才能从土地里获得食物,而且最后他们也要归于尘土。随后上帝还慈悲地送他们几件兽皮做衣服,就打发出伊甸园之外了。

上帝送走了亚当和夏娃之后,没什么事干,就去巡游四方。

话说这一天上帝巡游时感觉怅怅然,突然心底一沉,还是觉得夏娃和亚当对不起自己。就想,何不现在看看他们痛苦的样子?来到夏娃亚当领地一看,哇!这亚当和夏娃不得了!!!带领一群男孩女孩活得很滋润呀!上帝心想:岂能让你们如此得意?于是便心生一计:哼,岂能让你们如此快乐?
上帝的计谋是什么呢?

原来上帝看到仅仅用怀胎和分娩的苦痛以及中日劳苦对待亚当和夏娃还不足以让他们汲取教训,遂下了狠心,让他们养育的孩子也在不同的时期给亚当和夏娃增添苦恼,比如设计了第一逆反期(幼儿期间),第二逆反期(青春期)。但是,上帝毕竟是上帝,还是有些恻隐之心的,于是也为亚当和夏娃设计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做什么类型的父母,才能减轻孩子逆反期带来的苦恼。

当时还没有进入农耕时代,社会分工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复杂。父母的类型也没设计那么多。就养育孩子来说,就是两类--(除了农夫)就是园丁和木匠。

其实,就算是万能的上帝,在没看到惩罚结果之前,也不知道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园丁型更好 还是木匠型更好。

那好,我们就和上帝一起来看看园丁和木匠是如何养育孩子的。

从技术含量考虑,木匠一般比园丁稍许高一些,多数可以外出赚些银子以为家用,所创造的价值也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就先看看木匠型的父母是如何养育孩子的。好木匠,总是要利用一些工具,把器物打造成需要的形状才能罢手,比如桌子、柜子等,因此就总是要在原材料上下一些功夫,比如锯、凿、刨、接等等。这些日常工作上的习惯做法,如果过渡到养育子女,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放飞思考的翅膀。。。。。。

再来看看园丁型的父母。园丁,守家护院,勤勤恳恳。。。家里的花草树木需要的时候就除草施肥、洒水扶正。。。因为技术含量低,别人家也不太需要,因此也很难赚取外快,还可能经常被邻居视作无能。

尽管上帝设计惩罚时不知道结果,但是他老人家知道:这两种类型的家长,结果是不同的。这就够了,达到了上帝这个慈悲老人的愿望。

结果会是怎样?放飞了思考翅膀的人们,是否找到了答案呢?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首先,家长和孩子确实是一种关系,很重要的、甚至终生存在的关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比较理想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更不是操作者和被操作者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做什么远不如父母做好自己更重要!父母对孩子做什么远不如父母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更重要。这样说来,究竟是园丁型的父母还是木匠型的父母更适合孩子成长,是不是有了答案呢?

看起来还不够。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的发育,会经历变化。6岁前,孩子大脑的特点是“吸收式的混乱”,适合无目的的自主探索、广泛地吸收;6岁后,孩子的注意力变得可控,开始能专注于学习某一个知识这是一个相对稳定期;而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大脑会再次变得混乱,这次混乱可以称作是“选择式的混乱”,有些孩子在思想里混乱,很少外显,也有的可能会做出各种出格的举动,通过试错,完成选择。

幼年的混乱,很有意义。它会给孩子自觉学习应对未来困难提供实验的机会。未来的现实,不是今天我们做家长的能够预想和控制的,因此,在“混乱中”锻炼孩子的应对能力,是最大的意义。青春期的“混乱”也是如此。养育的重点不是学习技能,而是学习应对困难;不是今天会背诵多少首唐诗,而是能解决未来的更多的问题;不是今天很听话很乖,而是未来遇到重大的考验和挫折而依然顽强,没有倒下!

说到父母做好自己很重要,仅仅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不够透彻,还必须从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多说几句。

模仿,是人生第一课。孩子模仿他人,离不开是关系亲近的人。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且,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好,孩子就越愿意模仿他们。因此我们说:做好自己就是最重要的教育!

孩子都是精灵。在模仿过程中孩子会做出判断:如果父母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就更愿意模仿;如果父母的行为是刻意引导,甚至是虚伪的他们就不会模仿。所以想让孩子听话,首先做好你自己,然后看看你跟他的关系怎么样。

童年的玩,是最好的开发!不仅仅是智力,也是情商、创造性、等等很多能力的基础。因此,才有很多高人(恕我不列举),宁愿让孩子多玩一年再去学校读书,而且效果还真的很好。

综上,我们会理解,为什么一个技术含量不如木匠的园丁,每天只会洒水除草,就能够培养出更加有前途、特别是更加心理健康、不畏任何困难而能够适应不确定的未来的孩子了吧?!

肖天爽 写作于2017年儿童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亚当   夏娃   园丁   上帝   劳苦   木匠   含量   大脑   混乱   困难   家长   父母   寓言故事   未来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