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就说给全世界听

“梦想还是要有的,不然喝醉了聊什么呀?”

无意中在网上看见这样一句调侃的话,一笑而过后却又感慨万千。

因为全球疫情的原因,这两年似乎很多人都过得不容易,即便不是在眼前的蝇营狗苟中挣扎,也是信奉“剩者为王”,守着现成的饭碗不敢乱动。

梦想,似乎很久没再想起了……

然而就在最近,我看到了一本书,书名很中二,叫《追梦成长》。

可书封面的颜色很好看,一片让人心静的蔚蓝。翻开来看,作者也很牛,他叫叶武滨,他在喜马拉雅的课程播放量有1.4亿。从平凡的“打工人”到环游地球、事业成功仅用了5、6年。

书很好读,有他环游地球的经验分享,也有各地的人文风情。

还有3个对普通人特别有借鉴意义的分享。

有梦想,就说给全世界听


1、有梦想,就说给全世界听

曾经我不太认同在社交媒体里立flag的行为,比如说“打卡21天早起”、“挑战7天瘦5斤”等等,总觉得那些私人的决定,你自己知道就好,何必宣之于众,哗众取宠呢?

而本书作者叶老师环游地球梦想的实现,就是从2013年的一条朋友圈开始的。

那天他说:“我要在2014年环游世界一个月!”

然后他有了同行者,有了计划,有了第一次成功的非洲之行。

叶老师说,这一招是向他的偶像曾国藩学的。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一辈子坚持写日记,每日反省自己,并且常常拿出来给亲朋好友看,接受大家的建议和鼓励,最终做到了一个儒者的极限——“立功、立德、立言”。

其实,我们之所以不敢说出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低调,也不是想要“默默努力,然后惊艳全世界”,而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没有人知道,那就无所谓半途而废;没有人知道,也就无所谓始乱终弃。

而宣之于口的话,那获得的不光有鼓励,同时还有监督,还有可能承受无功而返时的嘲笑。

所以,我们不敢说。

但谁都知道“背水一战”的效果最好。

所以不妨说出来,不是在酒醉时,不是说“我本可以”,而是大声宣告“我想要”、“我希望”……

2、开始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曾听过一句话:“只要我们开始走,无论朝哪个方向,都能到达目的地。”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地球是圆的,“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是说目的地不止一个,目标可以调整。

叶老师说的一个月环游世界,也不是真的坐飞机绕地球一圈,甚至他当时都没想好要去哪儿,而是在之后和同伴们的火花碰撞中,决定了第一个旅行目的地——非洲。

在那之前,他们还去桂林徒步了一趟,作为环游世界的预演和热身。

我也一直有一个夜爬华山的小想法,但是好几年了,也没能成行。

就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立即打开手机软件,检查了华山的天气,选了一个能看见日出的好日子,定了往返高铁票。

然后才是查攻略、订酒店、整理行李、安置家里。

多少年的心愿,在开始走的那一刹那,实现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梦想都搁置在“完美主义”上。

一直要求完美,一直要求做好一切准备,也就永远也没准备好。

叶老师说,他的一切计划都是一个“烂开始”,却都收获了“好结果”。

他在喜马拉雅的课,一开始只是简单地用手机录制就发出了;他的环游世界计划,一开始就是因为儿子的一句话;他在海外的课,最初也只是网友的一句建议。

但这些“烂开始”好过“不开始”。

3、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善缘

叶老师的第一个旅行目的地是非洲,第二个是北欧。

就像说出梦想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第一个目的地一样,第二个目的地也是在去非洲的途中,偶尔听见一位团员说起“北欧不错”。

就这普通的一句推荐,促成了第二趟的北欧之行。

《千与千寻》中说,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中途不断有人上上下下,没有谁能从开始陪你到终点。

但我们的人生就是要和这许多的乘客共度,或者时间长一点,或者旅途短一点,或者在一个站他下车了,过了几站他又寻来。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既然注定有联结,何不让这些联结有一些价值呢?

但难就难在成年的我们三观已定,且自命不凡,不容易虚心听取意见。

自己的水杯是满的,怎么能再接得住水呢?

喜马拉雅上一位有很多粉丝的历史老师张志浩说,他每隔几年都会更新自己的历史观和认知。

每次接触到新的观点,哪怕是和自己的认知相悖的观点,他都不排斥,而是试图将之纳入自己的历史系统中。

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是丢人,而是成长。

如果一个人数年、数十年还在原地踏步,才是真丢人。

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卢曼,也告诉我们,哪怕是互相矛盾,各自站在对立面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反面的信息对我们更有帮助。

因为只拥有正面的反馈,我们的既有观念虽然永远都不会被证伪,却也永远得不到提升。

没有负面反馈,我们永远不会出错,却也和成功相去甚远。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要在某地开间外卖餐厅,做调研时,得到的全是正面信息。

这里位置好、周边写字楼超多、附近外卖店的生意都很好等等。

但开张后却生意惨淡,原因是我们菜的口味不适合这里。

因为我们当初没有得到一个负面反馈,这附近虽然写字楼超多,但不算高端,这里的白领可能更爱点饱腹的盖浇饭,而不是口味清淡的日式便当。

这本书于我,就是一个善缘。

换做平时,这中二的书名早就劝退我了。

但现在,我很感谢当时自己放空的心态,才能在敲下这些字的同时,想要做点什么,想要有点不同。

如果你也想做点什么,拾起点什么,唤醒点什么,也可以试试翻翻这本书。在书里还能看见世界各地的风景,和那些地方背后的故事。

写在最后

其实书中分享的观点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老生常谈。

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世间的真理本就简单。

只是信与不信,做与不做,就让彼此泾渭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喜马拉雅   铁票   北欧   华山   梦想   非洲   外卖   丢人   目的地   全世界   反馈   地球   观点   老师   计划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