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都说两岁的孩子会经历叛逆期,但可能大圣成熟的比别人更晚一些,直到4岁之后,我才切实感受到了“叛逆”两个字怎么写。


比如他开始不愿被管教,常常要求平等自由,甚至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掌舵人,用命令语气给我们提各种要求,以及一旦被拒后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前几天他上完幼儿园的阅读拓展课回来,跟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班里有位小朋友,带来一个超级酷的奥特曼:分开就是两架飞机,合体就是奥特曼。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然后抬起头,用他最擅长的没有人能拒绝的那副可怜的小表情望着我们:你们可以给我也买一个吗?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买玩具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是索要的过于频繁,一个月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他。


但是宠娃狂魔的老笨跑到各大电商平台搜了一个小时,也没找到符合大圣描述的奥特曼。


直觉告诉我,是大圣在只瞟了这个玩具几眼的情况下自己脑补了它的技能,从而给了我们错误的讯息。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因为不忍心让大圣失望(其实主要是不忍心看老笨为这事过度伤脑筋),我辗转找到了人家男孩妈妈的微信加了好友,描述了一下大圣所说的玩具。


果然,对方妈妈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好像并没有符合描述的这个玩具啊。


“不过奥特曼倒确实有很多”。


她很热心地一一拍给我看,告诉我孩子那天可能带去的是哪个,我千恩万谢,照着这个照片在淘宝下了单。


飞机倒确实可以变,就是没有所谓的“两个飞机”。


第二天还不到七点,平时上学怎么叫都叫不起来的熊孩子一骨碌自己爬起来,然后把老笨推醒,第一句就是:爸爸,你有没有帮我买到跟某某(那个小朋友)一样的奥特曼啊?


老笨连忙得意地说:买了买了,不过这个不能变两个飞机呀,某某的也不能变呀。


谁知道大圣一听,嗷的一声就不干了:不对!你说的不对!某某的奥特曼就是能变成两个飞机,就是能,你为什么说不能!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他是那种秩序感很强的孩子,甭管对错,认定了就很难推翻。


老笨又想走“以德服人”的路数,于是俩父子开始了漫长的辩论模式:


“某某的奥特曼真的不能变两个飞机,妈妈亲自去问的某某妈妈,不信你看”

“你说的不对,某某的飞机就是能!”

……


老笨的和声细语没有平息大圣的愤怒,反而让他陷入了失控、委屈和暴怒的模式,他开始嚎啕大哭,不能自拔,甚至开始推老笨:你出去!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而本来还想多睡一会儿却被这对父子吵醒的我终于也忍无可忍了,大吼一声:爱要不要,不要拉倒,现在就退掉!


这是我的策略,先用气势把主动权夺回来。果然,不但大圣懵掉了,连老笨都懵了。


我说爸爸为了给你买玩具,找了一整晚,不管是不是你需要的,你都应该先说一句谢谢,爸爸妈妈不欠你的,我们没有必须给你买玩具的义务。


你这么凶,无非是想让我们害怕,但事实是我们比你高大也比你强壮,甚至如果吼起来,声音也比你大!


我们答应你的要求,从来都不是因为怕你,而仅仅是爱你,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你开心的笑容,没有人会屈服于你的大吼大叫。


所以请收起你脑袋上的发脾气牛,不要动不动就甩给你的家人,我们都是你最亲的人。记住,永远永远不要去伤害你的亲人!


大圣被我说愣了,慢慢垂下头。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我用得意的眼神告诉老笨:看到没,这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


但是答应了孩子的事情,我还是决定做到。用教父的话说,我准备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于是我翻出某某妈妈给我的图片跟大圣说:


某某的所有奥特曼都在这里,我现在给你一次机会,你自己来辨认一下到底是哪个,只能选一个,无论要哪个妈妈都买给你。


大圣的眼神瞬间又恢复了昔日的神采,兴奋地在一堆图片里来回看,好像受害者在指认犯罪嫌疑人,最后终于锁定:就是它。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我趁机补充:但是我不知道买回来它到底能变成几个飞机,万一它就是一个飞机,你能高高兴兴接受吗?能,咱们就买。如果不能,那就不买。

大圣忙不迭点头:能。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上学路上,他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全然忘记了早上那场小风波。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这其实是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我跟老笨做的明明是同一个事,不同的表达,孩子给到的反馈完全相反。


跟孩子相处很需要谈判技巧,最重要的是决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既要掌握主动权,又要让孩子认为自己得到了尊重和重视。


比如老笨执着于强调这个玩具不是大圣想的那样,就激起了大圣的逆反意识,认为自己的话没有得到重视。


同样的玩具,换成大圣自己选择的,即便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也会欣然接受。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事后我对老笨说,宠爱孩子没问题,但你是爸爸不是孙子。孩子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其实也是一种成长,但如果一味被放纵,就会变成任性。


要让孩子明白,他的需求之所以得到满足不是因为无理取闹,而仅仅是父母出于无条件的爱。当表达诉求的通道不够通畅时,吵闹,绝不是开门的钥匙。


三天后,奥特曼寄来了,老笨给我送来了一个忐忑的眼神。


紧接着,我们听到了一阵惊喜的欢呼:


简直太酷了,比某某的还要好玩吔!

对付熊孩子,共情没用,还得靠“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大圣   掌舵人   孩子   以德服人   主动权   父子   叛逆   小朋友   得意   没用   眼神   爸爸   飞机   玩具   两个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