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学的日子,起得永远比鸡早

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一个来自古老东方的小孩记住了这句话,于是在某个乌漆嘛黑的清晨,拼命摇起了他昏睡中的老母亲,大吼“妈妈,我要看会书。”


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闻鸡起舞的祖逖。


问题是,在冬天的北京,五六点钟公鸡可能都还没有起。


这几乎是我们家是周末的日常画风,每个不上学的日子,大圣都会欲与鸡公试比早。

不上学的日子,起得永远比鸡早

老读者可能还记得大圣从小就是入睡困难户,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隐藏身份——早起专业户。


我一直特别羡慕那些可以早睡晚起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一觉能睡到上午九十点钟的,这种作息习惯才是和现代年轻人接轨嘛。


带点私心的说,只有当孩子睡觉的时候,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哪怕是晚睡一会也可以接受,但是早起就真是太折磨人了。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偏偏家里有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娃。


别看睡得晚,但是醒来的时间估计能超过全国98%的同龄人。


疫情期间长达9个月的居家生活更是加剧了这一进程的演化速度,夏天的时候最早五点就醒。


当时姥姥为了和他一起消磨时间,只要一醒就拉着他背诗,那一阵我们家每个早上都会传来朗朗的读诗声。


外人听了可能还会觉得这家里出了个学霸,只有被早起娃催醒的人才懂,那种躺在床上不能睡觉的感觉有多难熬。


他爸和大圣爷爷奶奶视频的时候,吐槽过睡觉这事儿,身为夸夸群群主的奶奶喜笑颜开地说,“嗯,就看这精力,以后上学肯定不迟到。”


嗯,她绝对是想多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地理环境能影响橘子的口味,上不上学则能决定一个孩子的作息。


一般孩子都是放假睡懒觉,上学能早起,偏偏我们家这个在幼儿园是二班(般)的。


自从开了学,大圣的生物钟像是被一只神奇之手给往后调了一个小时,以前早上根本不用定闹表,只要他一醒你看时间保准在六点以前。


一旦开了学后,震天响的闹钟都叫不醒他。


要么就是嘴里嚷嚷着“太困了”、“还没睡醒呢”,身体则更加诚实的不动地方,要么就是絮絮叨叨和我们说“今天请个假吧”……


每天早上你这边集结号吹得震天响,他那边磨磨蹭蹭的伸懒腰,从睁开眼到出门之间差不多隔了一个长征的距离。

不上学的日子,起得永远比鸡早

夏天的时候还好说,大不了使出终极大招——拉窗帘,眼见着到了冬天就不好使了,七点多拉开窗帘外面也是黑。


为了能让大圣早点踏进校门,我们是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


出于对食物的痴迷,大圣开始对“去晚了幼儿园没饭”这句话极度敏感,迷迷糊糊的时候来上一句马上清醒。


可是这招用得久了,小家伙竟然也免疫了,还能淡定的回一句“那就在家吃早饭吧”。


有一阵他特别喜欢唱国歌,于是我们家工作日七点十五的闹铃音乐全体换成了《义勇军进行曲》,在铿锵有力的“起来起来起来”声中,小家伙的早起记录维持了半个多月,顺便还进行了一把爱国主义教育。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在周一到周五的攻防战有多激烈,大圣的周末叫醒服务就有多疯狂,而且招数比“接化发”来的还猛烈。


有一次他叫老笨起床,数次未果后使出了必杀。他往老笨的嘴里抹了一下,笑嘻嘻的说:“爸爸我给你吃点好吃的”。


他爸神志不清的嘟囔着,“这是啥?”


“我的鼻屎。”


老笨砸吧了下嘴,味道倍儿正,吐出来一看,还真是鼻屎,瞬间就从床上弹了起来。


最气人的是,你头一天晚上越给他做心理建设,说明天周末咱们睡个懒觉吧,他第二天醒的越早。


要么拽着你给他读书,要么说床上太热要去客厅玩玩具,反正是不会让你睡踏实的。


不上学的日子,起得永远比鸡早

我的脑海中忽然诞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寻摸一下有没有那种周末也需要早起的辅导班。


是时候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闹铃   多拉   尼采   大圣   淮北   淮南   都会   小家伙   早起   幼儿园   早上   床上   周末   日子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