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一定要提升学习成绩,未来才会更加有出息。但他们常常会忽视孩子的身体锻炼,认为体育锻炼什么时候都可以,不急于一时。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殊不知,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孩子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对各种体育运动也是有一定敏感期的,时机一旦错过,机会就会稍纵即逝。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父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要及时抓住“敏感期”。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强健素质让人终身受益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那么到底何为健康呢?身体健康的程度,通常在体育活动中有所体现。
专家介绍,身体健康素质(体适能)的
要素包括: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柔韧性。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对人一生有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总量呈下降趋势。如果经常进行力量锻炼,他的肌纤维会粗,肌肉的横截面积会大,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会提高,从而改善骨骼状况,防止骨质疏松,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损伤。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柔韧性好,即肌肉、肌腱和韧带有良好的伸展能力,富有弹性,让人增加和保持关节的灵活度,有利于速度的发挥,让人的动作姿势优美,防止伤重事故发生。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最快

1、小学高年级“一学就会”

人体九大系统中,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最快。新生儿出生后的1-2年,大脑发育相当快。而小脑发育到3岁时,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准确性,所以在崇尚“体育”的美国,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开始学体操、 游泳或滑冰。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3-6岁,大脑皮层各区域之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6岁时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和巩固,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

7-8岁时,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细胞的分化,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人在7-8岁时,特别敏感,可塑性最大。

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所以说,小学高年级是“一学就会”的年龄,不用费力,孩子们就能学会一些新动作,如假动作、射门技术等。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13岁以后,大脑发育定型了,即使大量训练,也很难达到13岁前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了。 据了解,篮球场在美国社区随处可见,孩子很小就在球场上摸爬滚打,很多巨星都是从这里冉冉升起的。

2、训练有最佳年龄

“速度”为人体美第一素质。在各项体育运动中,“速度”被称为灵魂、核心。因为身体内外所有随意肌的运动,均受“运动中枢”支配,因此,速度的发展敏感期,比其它素质要早。

“反应速度”的敏感期是9-12岁;“速度素质”在10-13岁时期增长最快,如果此时期不进行训练,14岁以后肌肉收缩的速度就会缓慢下来;“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是7-11岁,以后频率提高就比较难了;“位移速度”,男孩7-14岁,女孩7-12岁。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因此,提高“速度素质”最佳年龄是7-11岁。发展“速度素质”的运动有:短距离赛跑、游泳、滑冰、自行车和乒乓球及其它球类运动。
3、柔韧性越小越好
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弹性好,关节韧带的伸展度较大,所以要让身体柔韧性好,应在儿童时期及早进行训练。有助于柔韧性的训练有体操、游泳、武术等。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耐力训练并非越早越好

1、运动可提高最大摄氧量

我们在看篮球比赛时,常会看到比赛进行到末端,运动员失误增多、投篮不准的现象,原因是此时运动量已超过他们的最大摄氧量,肌肉得不到氧,没有了能量供应,不能听大脑的指挥而好好工作了。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何为最大摄氧量?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限度后,人体的摄氧和用氧能力不再继续增加,这“氧极限”,就是最大摄氧量。

限制最大摄氧量的主要因素有3个,一是遗传因素。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氧的“公交车”,血红蛋白多,携氧能力强,往肌肉里运输的氧就多。
还有两个因素,是“心输出量”和“肌肉利用氧能力”。经过一定的有氧训练,人的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增大,从而导致泵血能力的提高,心输出量的增加,这是提高最大摄氧量的主要手段。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最大摄氧量值高,人的耐力就好;运动可以提高摄氧量,也就可以提高耐力。

2、小学生要进行“ 有氧运动 ”

小学生运动,应该是“有氧运动”。如短距离60米、100米、200米的中速跑,各种活动性游戏和徒手操等;而对一些长时间紧张的运动,重量过大的力量练习,对身体消耗过大耐力性练习等,则不宜过多采用。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13~14岁以后,心血管机能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可以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从小打好技能基础

基本技术掌握得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就掌握得越快,越自如。因为,动力定型建立得越多,大脑皮质的灵活性越高。


1、素质着重要练——“步频”
奔跑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和步长,而决定步频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是神经系统灵活性和协调性,所以步频提高应尽早进行。可以让孩子在下坡路上跑,或者大人拍手,有节奏地指挥着孩子的脚步。


2、上肢的技术学习——先练“打水漂”

学会甩鞭动作,用肩部带动上臂再带动前臂和手腕做协调的甩鞭运动,如果这个动作学好了,建立起了稳固的神经通路联系,以后有利于很容易地学习和掌握一系列含有诸如此类甩鞭动作的运动项目,终生受益。如打排球、羽毛球、网球、棒垒球、高尔夫球、游泳、标枪等运动。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在河边打打水漂、在操场掷掷沙袋、掷掷网球等都有助于甩鞭动作的学习。


3、下肢的技术学习——先学“车轮跑”

先高抬腿至水平甚至更高,然后大腿下压,小腿放松,接着小腿和脚做扒地,这个动作,是短跑、跨栏、三级跳等很多运动的基础,练好了,对孩子的下肢协调活动一辈子受用。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孩子从小将基本动作练好了,以后球类、田径学啥会啥,他自己也会很自信。所以,除了带孩子学奥数、学钢琴 、学外语、学绘画、学书法等,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运动的敏感期,让孩子终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矫健的身影!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孩子早期的运动要多样化

儿童早期的运动方法,首先要遵循一个原则,让孩子接触多样化的运动项目。这个原则与很多家长的想法和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身边很多家长觉得,要从小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在运动这件事上也贯彻着这个精神,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因为参与多样化的运动项目,能够全面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包括速度素质、反应速度、位移速度、柔韧性、肌肉耐力等等。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当一个孩子掌握的运动基本技术越多,越熟练的时候,就越容易学会一项新的运动。同时,参加的运动项目越多,孩子的大脑皮质的灵活性越高。所以,这一时期家长也要收起自己的功利心和错误的认知,鼓励孩子多“玩起来”。

培育孩子的运动兴趣,远比培养孩子在专项技能上的成绩更重要。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本期运动语录

只要不放弃,你永远都是强者!

As long as you don't give up,you will always be strong!

体育科普丨抓住敏感期,让孩子参与多样化的运动,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步频   敏感   大脑皮质   柔韧性   韧带   神经系统   耐力   灵活性   肌肉   素质   身体   速度   动作   能力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