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当妈之前,爱干净、爱漂亮,每天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办公桌上也一尘不染,因为对卫生的要求比较高,还被丈夫念叨“是不是有洁癖”。

o

o

当妈之后,别说是趴地踩水玩泥巴,就连吃饭的时候,只要宝宝一拉粑粑,立马就能撂下饭碗,细细端详。

o

这并不是当妈之后不讲究了,而是当妈之后“更讲究”了。因为便便是宝宝消化状况的“晴雨表”,次数、颜色、性状的变化都反映了宝宝的身体情况。

只有认真观察宝宝的便便,才能及时了解宝宝吃得如何、身体是否健康,准确应对。

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正常的便便应该是怎样的?

1新生儿的胎便: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开始排胎便,便便是绿油油、黏糊糊、无臭味的,大约2-3天会排净。宝宝之后的正常便便基本是「主流」的金黄色或土黄色。

2纯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

性状:柔软、稀糊状。

颜色:一般是浅黄色,有时会是浅绿色。

气味:带点儿酸甜味,但不难闻。

次数:母乳宝宝便便次数一般比较多,可以达到每天6次,3个月以后“攒肚”了,就会慢慢减少。

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3奶粉喂养宝宝的便便:

性状:便便质地比较硬,基本成形,为条状。

颜色:通常是深黄色。

气味:无明显酸臭味。

次数:一般1-4次/天,随月龄增加,次数也会渐渐减少。

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4混合喂养宝宝的便便:

便便的性状、颜色、次数基本介于纯母乳喂养宝宝和奶粉喂养宝宝之间。便便相对比较柔软,但是偶尔会掺有颗粒,呈浅黄色或者黄褐色。

宝宝每天排便约3-4次。

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5添加辅食后宝宝的便便:

性状:便便开始转变成固体状,多为条状。

颜色:一般是黄色,有时候还会因辅食颜色而不同,例如吃了胡萝卜,便便有可能是红色。

气味:味道比较重。

次数:一般为1-2天1次,偶有3天内排1次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温馨提示:

宝宝的便便根据身体状况、食物、月龄,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很难说什么样的便便一定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精神饱满、排泄正常、体重合理增加,大体上就不会出问题哦。

如果宝宝便便出现这些异样,需警惕:

如果便便变成「非主流」颜色,一定要警惕,像是变白了(白陶土样便)、变黑了(柏油样便)、变红了(血便),都是要及时就医的!

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蛋花汤样便便

性状:黄色、水样、粪质少。

原因:可能表示有病毒性肠炎了,常伴有发热、呕吐等情况。

4月龄内母乳喂养的宝宝的正常便便呈均匀稀糊状,一般能和蛋花汤样便便区分开。但如果你觉得难以判断,可参考宝宝的其他情况,如果食欲正常、体重增长良好,一般没有问题;谨慎起见,建议咨询医生。

应对建议:如果宝宝便便突然变成蛋花汤样,疑似有肠炎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同时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油珠型便便

性状: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不可以滑动。

原因:可能是宝宝摄入的食物中脂肪过多,或有脂肪吸收不良的状况。

应对建议:

·

若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多和哺乳妈妈的膳食有关,建议哺乳妈妈调整膳食安排。

·

·

若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应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可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如果宝宝大便一直是“油性”的,同时体重增长不够,应及时就医。

·

深棕色泡沫型大便

性状: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

原因:应先排除肠道感染。膳食原因可能是宝宝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谷类或奶粉中加糖过多等,并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

应对建议:如果排除了肠道感染的可能性,可以考虑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减少辅食中的淀粉类食物。

臭鸡蛋型大便

性状:闻起来像臭鸡蛋。

原因: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应对建议: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注意配方奶是否冲得过浓,进食是否过量,如果是,要及时纠正。

已经添加肉蛋类辅食的宝宝,可考虑暂时停止或减少这类高蛋白辅食的摄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帮助促进消化。

如情况仍无好转,建议带宝宝就医。

血樱桃便便

性状:宝宝的大便中带血,通常呈红色或黑褐色,或夹带有血丝或血块等。

原因:如果大便呈鲜红色,很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在直肠或肛门;如果大便呈暗红色,那就要小心排除肠套叠或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如牛奶蛋白过敏,也有可能引起血便。

应对建议:这种情况一般较难判断,最好尽快带宝宝就医。

收藏!妈妈一定要认识的5种宝宝典型“坏便便”到底是


温馨提示

以上对便便的分析和应对方法,是基于大多数宝宝的情况所得出一般日常护理建议,并不是唯一评判标准和应对方法哦。

宝宝的便便出了问题,而你又不知道怎么解决的话,不要迟疑、不要拖延,及时就诊,直接问医生。就诊时,最好能把便便的性状(稀、干)、频率(一天几次)、量、颜色等信息详细告诉医生,更有利于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月龄   宝宝   深棕色   浅黄   性状   膳食   奶粉   大便   肠炎   典型   食物   次数   颜色   原因   妈妈   情况   建议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