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练琴方式让你练琴事半功倍


聪明的练琴方式让你练琴事半功倍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达到所谓“更好的表现”,其基础必然是扎实的练习。任职于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运动心理学Noa Kageyama博士在督促自己的孩子练习乐器时,原本也是抱着“多次重复练习就会做得更好”、“一次又一次的累积才能培养纪律”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观念,但身为专家,他更知道这些观念虽有道理,却只说对一半: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切,要在练习中得到最佳成果,应该是要练得更聪明,而非练得更辛苦。

曾经有一个实验。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音乐学院,邀来17位演奏家或教育工作者,练习一个高难度的乐段,这个段落中包含了一些需要高度技巧才能克服的困难,基本是无法直接视奏的。

在试验中,每位受试者有2分钟热身时间,然后他们会拿到乐谱、节拍器和铅笔。接着他们都可以照自己的需要恣意练习、时长不限,有人8分半就练完,也有人练了57分钟。出了琴房,他们就不能再做任何练习,直到24小时后再次受试时,在2分钟热身后,每个人都被要求连续地把这个乐段演奏15次。研究者以两个层次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评价,基本的层次是拉对音、跟上节奏,进阶的层次则是以声调、个性、表现力将17份演奏分出高低。


聪明的练琴方式让你练琴事半功倍



评分后,他们发现,练得久跟练得好真的不是同一回事,但非只如此,在练习中拉正确的次数,竟然也跟最后的成果无关,只有拉错的次数越多者,倾向最后的表现越差。而在练习过程中,弹奏正确的次数在所有次数中占的比例越高者,才是最后受试时表现较好的一群。

测试结果较好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 很快就有音调变化,这显示他们对演奏的音乐有了最初的概念。
  2. 练习时有思考,这可以从他们暂停下来看着乐谱、哼唱、做记号、发出「啊哈!」的理解声中观察得到。
  3. 一出错就会马上停下勘误。
  4. 错误发生时,会马上改正并强调它。
  5. 每个错误的位置与来由都被清楚标明、重新演练与纠正。
  6. 受试时,每次演奏这个乐段的节奏变化有系统性、符合逻辑、有迹可循。
  7. 重复乐段直到改正错误、能够稳定的演奏它为止,所以他们不会在接下来的练习及最后测试中再拉错。



聪明的练琴方式让你练琴事半功倍


“如何处理错误”是其中关键

在几个特点中,又以最后3个最为重要,一以贯之,研究者从表现最好的三位受试者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如何处理错误”是其中的关键。逻辑是这样的:

最好的演奏家不是不犯错,也不是一开始就错得少,所以学得很轻松,而是他们用有效的方式来处理错误,以免一再犯错,最后就能达到“练习中练对的比例较高”的结果。

至于具体来说,他们如何克服错误?有些人是分左右手练习、有些是将音乐分段来弹,但不论怎么做,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放慢速度。


聪明的练琴方式让你练琴事半功倍



最好的演奏者在犯错时,会带着犹豫、慢速但不间断地重复,直到停在上次弹错的地方之前,这似乎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再次挑战出问题的部份、用能够掌握的速度把修正后的演奏拼凑起来,而非一直重复错误却找不出问题所在。

看来秘诀正如萧伯纳所说:“成功并非建立在从不犯错上,而是建立在不再犯同样的错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萧伯纳   音乐学院   慢速   进阶   节拍器   德州   乐段   演奏家   乐谱   研究者   事半功倍   逻辑   节奏   层次   聪明   次数   错误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