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临沂临沭最可爱的抗美援朝老兵袁圣堂

抗美援朝老兵袁圣堂,1946年十六岁的他报名参军,正式接受军事训练,1948年成为滨海战区的一名战士,全程参加了淮海战役,于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随部队攻占南京。1953年参与朝鲜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63师步兵班长,回国后进入西安某军校学习,后任某部炮兵排排长,后又进入石家庄步兵学校深造,毕业后任某部指导员。

致敬临沂临沭最可爱的抗美援朝老兵--袁圣堂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他没有立刻被派去参战,而是在上海休整训练。1953年,他应组织要求在丹东进行测验,考察是否具备肯吃苦素质,如果测验合格,将会被派往朝鲜战场。当时正值冬天,温度极低,他所在的部队要在规定时间内建成一段铁路,土地被冻得非常硬,他只好用开水慢慢将土地烫开后再用铁锹挖,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修建好一段质量较高的铁路,在这里他和战友们一起度过了正月十五元霄节。

随后,他所带领的班就于1953年被派往朝鲜战场,在渡江之前的那个下午,天空中先是滴下了小雨,接着又雨雪交加,这给他们行军造成困难,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他们毅然踏上了行军之路,在这个夜间悄悄渡过了鸭绿江。战士们背上背的衣服被雨雪淋湿,更加沉重,这时有一个战士站在道路旁宁愿被枪毙也不愿往前走,作为班长,他显出十分刚毅的态度,在那名战士的背后捆好枪支,带领他一起前行。一天的行军之后,班里的13个人仅有一人追随上他,过了两三天,其余人才陆续到齐。

致敬临沂临沭最可爱的抗美援朝老兵--袁圣堂

在朝鲜,他们首先到达的是一家朝鲜军队的医院,在那里比当时中国医疗卫生条件还要简陋,护士们纷纷开口求他资助生活必需品,他就对全班同志说,“我们带着被子也很沉,现在又用不着,不如送给这里更需要的人们”,战士们纷纷同意,就这样,这家医院得到了十几条的棉絮,那里的医护人员十分感激他们,他们每个人的心中也都热乎乎的。

爬雪山时,困难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十分,非常惨烈的是,他们骑的马纷纷从雪山上滑到了山底,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但是整个队伍还是洋溢着必胜的乐观信念,这其中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下雪山时,有一个战友本来在他后面,忽然脚下一滑,滑到了他前面,比他快了很多,超过他很远,他就很不服气,两个人就又说又笑,比谁走得快。虽然条件艰苦,体力消耗大,但是他们苦中作乐,仍然坚持努力前往规定地点。

在行军过程中,他们曾在一个山头停留比较长的时间,刚到这里的时候,没有柴火,他就派人向当地朝鲜百姓借柴火,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并未取得进展,他只好亲自与当地百姓沟通,借到柴火,保证了当晚每人都能用热水烫上脚。在这里,他们全班用水都需要在小路上行走很远去挑,而且用水是限量的,一日三餐,都要走到几里之外的食堂,每逢下雪的时候,小路就会被雪覆盖,他们就轮流扫开一条道路。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没有人喊苦喊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因为他们时刻记着周总理说的话:“我们不想打,但是敌人逼我们,快到鸭绿江边了,不能见死不救,这是援朝,也是卫己。”

在朝鲜战场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在空防站侦察敌机,每天敌机都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每逢遇到敌机,各个防空站就以枪声为信,互相提醒对方。当时中朝人民与美国军队对峙,虽然随意从飞机上向下扔炸弹的事已经很少发生,但仍然免不了在天空中你追我逐,这其中他印象最深的事就是,我方一架战机在美军占领地被敌机击损,按照命令飞行员不能在敌方降落战机,防止被俘,那架战机刚好降落在距离他们班不远处的河流里,他们争分夺秒地前去救援,几小时后,飞行员被救出,已是昏迷状态,他们又急忙组织人把那位飞行员送到后方医院,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解救的是一位苏联飞行员,这更加深了中苏人民的感情。

致敬临沂临沭最可爱的抗美援朝老兵--袁圣堂

忽然有一天,朝鲜人民欢快起来了,他们互相奔走互告同伴,并聚集在一起跳风土舞蹈,他和战友们感到很是奇怪,渐渐喜迅传开来,当地百姓告诉他们美军投降了,部队里的气氛也一下高涨起来,几天之后,他们才收到上级下达的美军投降的消息和停战命令,这更加反映了中朝军民情同手足,我们军队的群众基础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他们陆续撤回,未撤退之前,他们始终保持着作战状态,在当地建起临时营房作为训练场地,继续进行军事训练。

1955年,袁老回到了阔别两年的祖国,进入陕西西安一所军校深造,在这之后几年内,他担任了炮兵排长,成为指导员,留在军队。从军十六年,磨砺出他能吃苦的坚强毅志,还训练出他严谨的作风,这使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他是从中国农村走出的,真正在战火中成长的战士,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在战斗中他毫不退缩,从他的脸上显露出勇毅和坚定,他处处为同志和人民着想,体现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质。

致敬临沂临沭最可爱的抗美援朝老兵--袁圣堂

如今的袁老每天仍然坚持读报,在他平时坐的小椅子上高摞着一份份由他亲自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重要报纸,平时虽然腰部和腿部有些毛病,但仍然每天坚持走出院子,在巷口的阳光下活动活动,虽然已经89岁,但是仍然每天坚持自己动手,为自己准备好丰盛的菜肴,餐桌上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下午他的女儿都会给他带来新鲜的果蔬,陪他坐下聊一聊,这对他而言相比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是相当幸福的。刚见面时,老人家笑容满面,侃侃谈起入朝作战的经历,然而他参加的解放战争却给他留下更深的印象,每逢谈起两眼闪着光,滔滔不绝。当被问及在朝鲜吃什么时,他豪爽地一笑,说:“组织上给吃什么就吃什么!”

袁老说自己仅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位平凡的战士,正是您们这些“平凡”的人创造着伟大的历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您们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前辈们,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您们留下的火炬,光芒日盛、照耀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临沭   临沂   敌机   朝鲜   后任   军事训练   柴火   指导员   炮兵   飞行员   战机   雪山   美军   战场   军队   部队   战士   可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