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三种表现,长大后可能不孝顺,家长发现了最好及时纠正!

最近,有网友给我分享了一个她的真实故事:

儿子现在快五岁了,很喜欢和他的同学分享他的零食,每天都要带很多零食去学校。我以为他不是个自私的孩子,这么懂得分享!可是有一天,家里只有一个苹果了,我就说和妈妈一人一半,他当时就特别不愿意,我以为他是开玩笑的。后来我在苹果上咬了一口,他就暴怒了,然后一个人走远了!当时候我就震惊了,他对小伙伴可以分享,却不能对自己的妈妈分享!我开始反思我的行为,是不是让他觉得妈妈给他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然后那天晚上我很久不理他,他有点急了,后来我跟他讲,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怎么能够爱别人,怎么能够让别人爱你?他可能自己晚上也思考了一会,现在不管是他多么喜欢吃的东西,我说我要分一半他都是很高兴的与我分享!孩子就不能养成他那种父母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心理!

有人说,父母在养孩子的时候,不能想着让孩子以后孝顺自己。因为这种爱是有目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私的。但是你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对父母都不孝顺,没有感恩的话,他将来会怎么样?所以说,让孩子将来孝顺父母不是我们的目的,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孝顺父母。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长大后可能不孝顺,家长发现了最好及时纠正!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时,长大后可能不孝顺!

1、总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每个家庭孩子都不多,而且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他们很多都因为过分的宠爱,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其实,这种孩子在我们周围特别特别多,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找,就可以发现一大堆这样的孩子。本来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爱,是为了让孩子过的很开心,同时因为爱让孩子更加优秀。但是,过分的宠爱就成了溺爱了,这对孩子来说并不好,对孩子的未来也不利。溺爱的孩子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好像全世界都得围着他们转一样。但是,真正等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这样的性格是完全是不适应现在的社会。而且会给他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没有朋友、人际关系差等等,这样不但会影响他以后的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前途,有的还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早几天碰到一个朋友,她说的弟弟比她儿子大一岁,因为她爸妈生了四个女儿,才得来一个宝贝儿子,而且儿子比女儿小很多,所以对这个儿子百依百顺。导致现在的情况是她弟弟已经四岁了,如果有任何事情不能顺着他,就开始各种哭闹、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会打骂打父母。即使这位朋友的儿子的玩具,只要她弟弟看上了,那就完全不属于她儿子了。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在他们家里,每个人都会顺着他,但以后上学,进入社会之后会怎么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对孩子父母需要给予足够的爱,但是爱是有底线的,不是说一味的去满足孩子或是顺从孩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只有让孩子得到正确的爱的方式,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这也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长大后可能不孝顺,家长发现了最好及时纠正!

2、过度依赖父母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过激行为很大一部份是父母教育和溺爱孩子造就的,现在的孩子抗压力和抗挫折力非常弱,作为父母者担有大部分责任!什么年龄段该干什么家务,该要培养什么样的良好行为,作为父母者有否思虑过?

有多少孩子8、9岁了,还需要家长喂饭;有多少孩子都上初中了,还不会系鞋带;又有多少孩子在上大学之前自己没洗过一件衣服,刷过一双鞋子……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养育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如果有一天父母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就会反过来怨恨父母,甚至对父母动手,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孩子成了这种情况,你还能指望他们孝顺吗?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长大后可能不孝顺,家长发现了最好及时纠正!

3、拒绝分享,很自私

有人会说,生孩子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对你孝顺,帮你养老的话,那本质上你还是把孩子当成了你的附庸,完全没有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独立性。作为父母,确实不应该去要求孩子孝顺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的话,那他就完全没有感恩的心,这样的人能再社会上立足吗?

最近听一个朋友说,孩子的爷爷奶奶总是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跟孩子说:“给我一点吃的吧!”但是,当孩子给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却拒绝孩子,“真乖,我不要,你吃吧!”如果孩子不给爷爷奶奶吃的时候,他们会跟孩子说:“真小气,都舍不让奶奶吃一点!”而且,每次朋友叫孩子把好吃的分享给他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的反应。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爷爷奶奶都是这种做法。他们会逗孩子说给他们吃的,但是他们不会真的吃,因为孩子喜欢,他们想让孩子多吃一点。爷爷奶奶是因为心疼孩子,自己不舍得吃,所以他们这样做。但是,孩子还小,他们并不理解爷爷奶奶的意思,还以为这就是规则。他们会认为当把好吃的给别人的时候,别人并不会要他的好吃的,还是会还给自己。当有一天,如果说爷爷奶奶真的把孩子给的吃了,这时候他会觉得他会觉得事情不对,然后他会很生气。而且其实他真正在给别人吃的时候,他是没有做好真正给别人吃的打算的,他只是认为就算给别人了,最后还是会还给我,不会真的吃了。

有很多人说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自私,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弟弟妹妹跟他们分享东西,所以他们没有分享的习惯。而且,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认为父母所有东西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不会被分走一部分。如果有一天有人要分掉一部分他认为属于他的东西的时候,他会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想法,甚至对心灵造成造成一定的伤害。

所以不管家里有是不是独生子女,都应该让孩子学会分享,其实分享不一定是分享给他的兄弟姐妹,还可以分享给他的同学或是朋友,甚至分享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

当然,每个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是不管多么宠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底线。因为只有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孩子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不是说一味的去宠着孩子,如果过多的宠爱就变成了溺爱,这种溺爱,但不能让孩子因为父母的爱而变来变得越来越好,反而会因为父母给的爱太多而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或者造成心理问题。作为一个好的父母,应该是可以很好的把握这个度。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我们只有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才能让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好,同时也让孩子越来越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孩子   目的   独生子女   溺爱   好吃   弟弟   将来   家里   儿子   家长   父母   习惯   东西   妈妈   社会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