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


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

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有很多理念都非常认同,但也有一些我个人不是很认同的理念

我的认同

阿德勒这么说: 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它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 即使不动手,批评也等同于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人往往喜欢利用愤怒这种感情。——引自 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一个在其他方面没有自信的孩子不可能唯独在学习方面有自信。在孩子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中,学习并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希望父母帮助孩子树立勇于面对人生课题的自信


让孩子懂得获取新知的快乐和喜悦;

不要主动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再提供帮助;

孩子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气”。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

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

给孩子空间和尊重

我不是很赞同的观点


作者不是很认同对孩子的表扬,认为表扬孩子会让孩子为了表扬而做事,孩子一旦没有得到表扬就不会好好做事。我认为表扬有两面性,作者重点介绍了表扬产生的弊端,但在实际的育儿中,我认为适当的表扬是对孩子的肯定,是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孩子的成就感也往往来源于外界的肯定,

“学习的事情基本上应该由孩子独立解决。及时孩子不好好学习考不好成绩,也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承担责任”。我认同孩子学习不好的后果,只能自己来承担,也只能是自己承担,别人即便是父母也无法为之买单。

但我觉得为人父母,还是要在孩子的学习中,给与一定的引导和积极的反馈,尤其是童年及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在学习的问题上父母放任孩子自己解决,很可能一棵参天大树就会被斜生的枝节给带偏,我相信父母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干涉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勇气   孩子   人生   枝节   参天大树   两面性   边界   课题   愤怒   自信   理念   不好   意义   父母   事情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