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熊孩子的迷思

最近有一个老师同行和我诉苦,在他班级里有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小满(化名),他的表现太"突出"了:比如说有两个孩子正在玩玩具,小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过来再说。不仅如此,小满对生活常规的习惯建立也很困难,吃饭前拒绝洗手,老师好说歹说,孩子终于愿意去洗手了,结果来到集体餐桌前,又拿了一辆汽车玩具,在餐桌上玩起"开车"的游戏,他想要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其他的正在用餐的孩子看在眼里,纷纷想效仿。老师见状,赶紧制止了小满,坚定的告诉他,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玩玩具。小满眼看小车玩具要被收走了,立马使出杀手锏——倒地大哭。哭的那个撕心裂肺啊,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让老师真的感觉很无奈,用心力交瘁、抓心挠肝来形容真的毫不夸张。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小孩,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生活当中是不是很熟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避免的总会思考: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如何?孩子的家庭环境是如何对待孩子的这些行为的?毕竟家长和环境都对孩子行为问题的产生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不过我今天姑且不谈家庭教育的因素,我倒想从我这位老师朋友在学校环境里的做法和大家做一些分享,以及我的一些思考。我这位朋友的园是一个英式的日托机构,为了帮助小满建立正确、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老师在环境里特地设置了一个区域,类似下图这样的"激励墙":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激励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激励墙上,老师非常用心的用卡纸制作成了一个火箭的造型,当孩子表现糟糕的时候,(比如故意推翻别人搭好的积木)老师会带孩子去到这个区域,告诉他,你现在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对别人或者环境造成了伤害,然后会给孩子一个小火箭造型的贴纸,贴在"危险地带"。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在这个图片区域里还有一张黄色的小椅子,我们姑且叫它"安静椅"吧。它的作用是让孩子坐在上面反思和冷静(time out)。根据孩子的年龄,孩子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有些不同。一般来说就是孩子几岁就在那坐上几分钟(比如孩子3岁,那么就在这呆上3分钟);当然,如果孩子表现良好,比如说今天可以耐心的等待排队了,就会给孩子一个火箭贴纸,贴在火箭的最高处,意味着火箭起飞了,做得棒!

看得出来这位老师确实是很用心,也很想帮助孩子。但是这样的方式真的行之有效吗?他们是为了得到成人的夸奖、认可才去做事情,还是自己真的想这么去做?在"安静椅"里被限制了自由的孩子,他是否真的会"反思",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类似这种激励墙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说奖励罐等,都离不开同样的规则:如果孩子行为管理做得好,就可以往里面放入一个扣子、小红花、小毛球等"肯定信物",当罐子满了就可以得到一份奖励,以此来激励孩子良好的行为;而如果行为不当,则会往里拿出来一个"肯定信物"。这种方式更多的被运用到家庭中: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奖励罐

下面这种是针对给大一点的孩子使用的,类似一个一周的表格,左侧列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自己起床穿衣、自己刷牙洗脸等等... 每完成一样就在上面打钩,每天或者每周统计得分,根据分数的高低可以获得一些奖励。有一些奖励并不是物质的,比如有些是可以去踢足球、玩一会电子游戏等。(这样的奖励让人感觉有点啼笑皆非,踢足球、去游泳这些亲子活动怎么变成交换的代价了?但是对孩子好像真的有用。):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周行为表格

而像下面这样的"行为自律表",据说在某宝上特别盛行,还被誉为了"熊孩子变乖神器":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行为自律表

奖励和惩罚有用吗?

关于奖励和惩罚,真的对孩子有效吗?这样的方式真的可以让熊孩子变乖吗?对此我表示怀疑。或许你会说,还是有点效果的呀!你看,有了这些肯定鼓励,孩子第二天就可以主动把玩好的玩具归位了。那么我们就来做一些孩子行为的分析:

为了让孩子能达成一个我们成人所期待的行为目标(如物归原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我们会明确告诉了孩子我们的期望,并设置一个奖励,承诺孩子如果能做到就可以获得奖励。一般来说,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能达到这样的行为目标,成人给予的奖励一般是我们认为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东西(比如说女孩子的奖励是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而男孩子可能是可以去踢足球、玩电动等)。当孩子达到了成人设置的行为目标,并获得奖励之后,他们会感觉良好,并渴望有更多的奖励。为了可以持续的获得奖励,孩子就得持续的保持良好的行为,于是就有了以下这样一个激励积极行为的循环图: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激励积极行为的循环图

你发现了吗?这样一个看似逻辑很通顺的循环图里,全部都围绕着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奖励,源源不断的外部奖励。如果孩子没有了奖励,孩子还能持续好的行为吗?我想这是困难的。因为对某一行为连续的奖励,会使孩子形成对奖励的依赖,一旦奖励减少或消失,就会在客观上起到一种于奖励相反的效果。更有甚者,即使我们一直给孩子提供奖励,孩子并不会因此而满足,他的焦点会放在奖励,而不是行为本身。孩子总想要得到更多的奖励,如果不能得到,意味着孩子立竿见影的积极行为在短时间内也会失效,直接的表现就是——给奖励,起初还有点效果,后来却没有什么用了。

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提出: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这个实验被称为"德西效应"。

而"德西效应"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上面的例子是不是让你感觉很意外?其实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老人的算计很简单,就是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快乐地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给钱玩",而他操纵着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蒙特梭利说,奖励和惩罚都是在精神上对儿童的奴役。如果孩子必须受到奖励或惩罚才会停止偏差行为,那么孩子听话是因为想要奖励或怕被打骂惩罚,而不是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环境带来的影响,能够自我有意识地去控制行为举止。这样长期下来,会养成孩子造成没有奖励就推不动,不惩罚不打骂就不听的坏习惯。如果总是使用奖励的方法,这样的孩子除了不主动以外,也会缺乏自信,做事会害怕,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不对,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所以“奖赏”夸张点说在精神上可以理解为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就像是"Yes Mom",它实质上是一种服从。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因此,这些行为只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而真正的教育是不应该使人屈服于压力的。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奖励罐子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他们天生就是学习家和探索者,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礼物。一个刚刚学会翻身的孩子,会用尽全力想去够身边能够够到的所有物品;当他才学会爬行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想要一边拿着物品一边爬去更远的地方;当他刚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也将迫不及待想要跑起来,想要成人在后面追着他玩耍... 你会感觉到他们是多么的努力!

种种的这些,都是来源于孩子内心自我的原动力,而不是外在的动因。孩子天生渴望学习、不知疲倦地学习。他们被新鲜事物吸引,就像新大陆的探索者一样。他们天生想去发现生活,尝试、实验、再尝试……这样就会让他们热情高涨。他们不知疲倦,精力充沛、快乐地学习。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是生命里的召唤,如果用物质来奖励,时间久了,会使孩子的兴趣从学习本身的乐趣转为对外在物质的兴趣,进而削弱了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个孩子对什么事情感兴趣,是由其内在需求决定的,如果不关注内在需求,只关注外在表现,对孩子的教育就会出现误区。如果孩子按照内心需求做事,同时有外在的环境支持和自由,那这就是健康的儿童成长的过程。经过如此,孩子就对自己、对他人有了认识。

语言奖励的危害不亚于身体的惩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已经不再给孩子使用惩罚的方法,知道打骂、威逼利诱等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深远的影响。然而很多人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过多的给孩子贴好的标签,或者给予过分夸大、不真实的评价。这种语言的奖励,虽然看起来不像惩罚一样有显现的伤害,但是它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不亚于生理上的伤害。

当孩子画了一幅画拿到我们面前,我们为了鼓励孩子,可能会说:"啊!太好了!这是我见过的画的最好的画!"。孩子会把我们的话当作自我评价,建立起失真的自我印象。而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会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个最优秀的孩子,他又将如何自处呢?

当孩子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走到我们面前,我们可能会说:"哇,你的头发梳得真整齐,我很喜欢你干干净净的样子。" 这就像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只喜欢你干干净净的样子,如果你不干净整洁,我们就不会喜欢你。长此以往,孩子做事情,变成了为了满足成人的需求和期望,而不是做这件事情本身,失去了原有的内在动力。难道自己干净整洁不是让我们自己本身觉得舒服的事情吗?

因此我们也要尽量避免给孩子任何情况下的贴标签。因为这种行为和现象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越给孩子提供很多的意见,孩子就会越少的形成自己的意见。但要知道比起我们给孩子评价,让孩子形成自己的评价是更好的,孩子会为了自己获得更好的意见和反馈,自己更努力的做这件事情。

不用奖惩,我们能做什么

那有人会问,当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不能惩罚;做好的时候,我们又需要怎么做呢?

1. 自我激励

此时我脑海里就想起了之前我在蒙特梭利环境带班的时候,一个叫做“西西”的小女孩,她大概20个月左右。当我第一次给她示范了贴工盒的工作之后,连续好几天,她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做贴工盒的工作。每次将各种形状用胶水涂鸦、按压、贴在纸上后,她总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整个人会流露出很美很享受的样子。她会拿着她的"作品",跑过来,说"这是我贴的!"然后微笑地着看你。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孩子在做贴工的工作(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情,他的内在已经受到奖励了,他很开心,很满足,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奖励。这个时候,我们成人就跟着他一起发出会心的微笑就好了,鼓掌、夸奖这些其实都没有必要。儿童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事情该如何做,一个自由的心灵需要自由地选择和从事自己的工作。但在完成工作之后,儿童也需要得到成人的"看见"。这种真正的奖励是孩子的自我奖励,他们自由自在地进行工作,这种乐在其中的感受已经是孩子的自我奖励了。

我们要相信孩子必须是可以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的,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见到绽放其心灵能量的全新孩子:他们有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乐于"工作"并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有秩序感、自发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懂得尊重与关爱他人,爱护环境。

由此,我们将不会再陷入一个给孩子奖励的误区,而是将努力放在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上,提供适合孩子能做的、富有挑战性又丰富有趣的活动和工作,使他们产生兴趣,在过程中他会获得经验、知识、技巧、概念,他会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并为这种成功感到愉快、满足、自信和自豪,从而让孩子依靠这些积极的体验增强良好行为。由此,我们得到以下一个自我激励的循环:

全角度告诉你为什么对孩子“语言奖励”的危害高于身体惩罚

自我激励的循环图

由此,激励行为从外在的动力变成了内在的动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孩子提供准备好的适合的环境,就是响应孩子生命里学习的召唤。孩子这种自发的学习,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帮助他找到自己人生的使命。

2. 改变态度

儿童就像是老师的老师,如果我要教他,我要怎么教他,我要怎么引导他,这得由孩子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不是我来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蒙特梭利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因,学习不再是以成人为主导,而是以孩子为中心,跟随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我们相信儿童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他们在精神上的饥渴让他无时无刻产生"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怎么能这样","我还可以怎么样"等等的问题。作为一个父母或者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让孩子发展出自己找答案的能力,不要将答案全盘托出。如果我们总是给予孩子答案,孩子就只能得到这些限定的答案,我们要始终相信,其实孩子拥有比我们更多的潜力。

3. 关注过程

我们大脑内部拥有两套不同的信息处理体系: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和评估过程(appraisal process)。在普通心理学中,认知过程指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理解事物之间联系的过程。而评估过程是我们判断得失,衡量价值导向的过程。

在孩子用感官体验探索时,奖励和惩罚似乎能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为了得到奖励,孩子的大脑更多地运用认知过程去记忆新的内容。但同时也会逐渐丧失用评估过程去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蒙特梭利里,我们更鼓励孩子多用评估过程去看待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今天另一个小朋友摔跤了,你很快就把她扶了起来,让老师有时间可以去帮助其他的小朋友,谢谢你";当孩子拿了画好的画过来,我们可以客观的说"嗯,我看到了你用红色的颜料画出了长长的线,把红色和白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新的颜色"。如此客观的描述过程,可以让孩子关注到事情本身,关注到自己可以帮助别人,让孩子将眼光更多的放在自己的内在,孩子不断体验着和享受着做事情本身带来的愉悦,也会对事情感觉到可控感,才会有信心继续努力。

另外对于一些文化,在处理孩子行为问题时,会有"安静椅"(time out)的说法。在蒙氏环境里是不推荐的。这就像是对孩子的一种拒绝,让孩子离开我们,到一边去,让孩子自己去消化情绪。而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其实他们是很难平衡自己的情绪的,他们非常需要成人的陪伴和引导。对一个学步儿来说,他们没有自省的能力,他们的认知还没有让他们发展出那样的能力。

而且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往往家长也会变得有情绪,但这样的情绪对大家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像因为孩子导致我们心情不好,可能会和孩子说,"现在我不想和你说话,我要去房间呆一会。" 那么当孩子逐渐变大到青春期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就会有类似当下我们这样的想法,会对我们有所保留,不会和家长畅所欲言,他也会和你说" 和你说了也没有用,我比较愿意自己呆在房间。" (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矛盾和行为问题,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二娃产生的家庭混战,解决只需一张桌子》,里边讲述了我对蒙特梭利和平教育的理解)

所以当我们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坐在孩子的旁边,自己深呼吸,让自己平静,让孩子也看到,我们如何平静自己的情绪再来沟通的。这对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最难的环节。我们会给孩子示范,在孩子脆弱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更强壮,可以陪伴孩子度过最难的时光。

4. 让孩子做最大化的努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不想付出任何努力做任何事情,而蒙特梭利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正常化的孩子所应具备的状态。

那么我们要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我们是否尊重了孩子,孩子是否用自己的步调完成自己里程碑的发展?孩子有没有试过用最大化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情?

如果是,孩子会更有满足感,拥有享受其中的成就感。而如果我们替代孩子做了很多事情,无形中就剥夺了孩子的成就感。因为我们的剥夺,我们需要额外的给予孩子许多掌声和夸奖,告诉孩子你很棒。孩子变成了为了得到我们的夸奖而努力,而不是朝着孩子需要的方向去努力。

我们应该把权利还给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事情。例如用多大的力气可以将一个小桌子移动、清洗?用多大的力量可以将粘土分开搓成不同的团团?用多大的力气可以将平衡车移动上一节台阶?这些都是孩子可以尝试的最大化努力。我们家里的父母、祖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爱,但是同时我们要理解到,孩子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作为父母、成人,我们应该找到其他的方式表达爱。我们和他们一起生活,而不是他们的奴仆。

5. 平衡自由与限制

有人觉得蒙特梭利的环境,孩子太自由了,是不是孩子就很难养成规则的意识。其实不然,在蒙氏环境里(包括学校、家庭环境),所有的自由应该有自然限制与之相伴,并且这些自然限制需要慎重考虑和保持一致性。比如说,孩子有自由在公园里自由走的自由, 但是他的限制就是不能横穿马路;孩子有自由自己盛饭、自己吃饭、自己选择吃什么以及吃多少,但是限制是不能扔食物、玩食物,那不是他的自由;孩子有自由选择一本书,他可以自己翻阅,自己放回去,他不能有自由撕书,那不是他的自由。

我们通过自然限制帮助孩子理解世界。同时我们不能人为的编制出限制,那么孩子将无法了解我们的期待,无法了解在社会化中正常的功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自然限制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成人,他可以进行推断,什么是不安全的不能这么做。

对孩子保持一致性的限制和期待,会让孩子更开心,孩子可以更好的信任我们,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从短期看,看似是限制,但是从长期来看,是更好的帮助孩子信任成人。

以下是一份孩子在教室里的关于自由与限制的规则指示供参考:

有尊重的规则指示,能在所有蒙台梭利环境中发现

As dictated by the rules of respect found in every Montessori environment

只要符合以下要求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I may do what I like as long as:

我尊重自己并能照顾自己

I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myself

我尊重他人并能照顾他人

I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others

我尊重和照顾好我使用的工具

I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the tools that I use

我尊重和照顾好我所在的环境

I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that I am in

最后的碎碎念

我经常在思考和孩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些什么。我想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孩子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能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达到自我实现,改进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环境。"熊孩子"并不"熊",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没有被给予一个自由而有限制的完备环境,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也很少机会体验最大化的努力。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更有耐心一些,等待孩子更多显现出来的天赋。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只有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我们才有可能教育他们。

(本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孩子   小满   教育工作者   高于   外在   动机   成人   角度   事情   父母   身体   自我   过程   努力   语言   老师   环境   自由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