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孩子爱扔东西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孩子刚开始学习吃辅食,将勺子扔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大一些了,情绪不好,也是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东西。

蒙特梭利说:孩子的动作发展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生理成熟息息相关。

事实上,孩子在做出“扔”这个动作之前,他必须先意识到这个动作的存在。每一个动作,孩子都是先靠视觉观察学习,然后开始模仿。

比如平常我们拿起东西,放在桌面上这样简单的动作。孩子们会想模仿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这种模仿的动作,并不是机械化的重复,而是非常努力地学习,希望自己像一个成人一样

孩子“扔东西”,可能是在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客体永恒性”

比如孩子刚开始吃辅食时,“故意”将勺子一扔,让成人去捡。当成人捡起来的时候,没过一会,勺子又被孩子扔出去了,就这样孩子乐此不疲,不断重复扔的动作。

最开始的时候,把勺子扔出去这个动作可能是无意的,他突然发现:东西掉下去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而且还会引来成人的一个直接的行为——捡起来。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会引发一系列的连续反应。慢慢地,这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有意思的探索。

1. 学习因果关系,我对世界可以做出何种影响?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提出:[1]

孩子在4-7个月的时候,会开始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果关系。

这阶段的孩子开始通过某个偶然的机会无意中理解了这个概念。他发现将某个东西在桌面上敲打,或者丢到地板上可以引发身边观众的一连串反应。

包括有趣的表情、哀叫呻吟和其他导致物体重新出现或消失的反应。

他们会开始故意扔东西,就是为了让你把东西捡起来。这其实也是孩子学习因果关系以及表达自身影响周围环境能力的重要方式

“看,我一扔,东西就掉下去了;我手一推,球就会滚动!我真能干!”

2.学习客体恒存性,东西看不见不代表消失了。

4-5个月左右的孩子也会开始理解“客体恒存性”的存在——东西从桌子上扔下去,他们会寻找扔东西的轨迹。看不见不代表消失了,它仍然是存在的。

如果成人把“看不见”的勺子捡起来,孩子发现东西又回来了,会显得很雀跃。

这和理解:妈妈出门了,看不见妈妈并不代表妈妈消失了,妈妈还是会回来(出现)的,是一样的道理。

理解客体恒存对孩子的社交情感发展也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精致化动作技巧以及发展创造性动作

孩子在反复扔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扔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力气;扔不同的东西,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一些东西轻轻一扔,就可以扔出去很远,但是有一些却不行(重与轻);

勺子“bang”地一声掉地板上了,扔出去的东西时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飞(重力和地心引力);

积木扔出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小球扔出去没有太大的声音却会回弹(硬和软)

他们会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学习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习自己与物品之间的空间关系,如何协调自己的身体做出动作,使物品动起来等等....

当孩子的身体能成功的反映出心里的想法时,孩子会感受到莫大的喜悦。如果环境允许,他们会一直重复“扔”的动作,直到成功为止。

这些都是孩子发展的动作图示。一旦他们明白这个动作的图示,孩子会不断继续练习,努力改善他的动作,发展出更加精确、更有效的运动技巧。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通过不断地练习,动作会更精确有效 / 图片来源:《发展心理学》第八版

在不断的练习“扔”当中,孩子会用手思考,用手学习,发展自己的“运动计划”

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这样说:[2]

6个月时,孩子以单调的方式向下扔东西。

18个月时,“扔”的图示已经变得更精细而具有创造性

他会把各种东西从台阶上向下滚,把一些东西抛向空中,把另外一些东西抛向墙壁让他弹回来。

轻轻放一些东西,重重放另一些东西。很快他不在用物体操作,而是在行动之前表现出思维的痕迹。

孩子在3岁之前是具体形象思维,他还并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他们需要重复大量的具体活动,从中总结经验和学习。

在不断的练习“扔”的过程当中,他们会明白扔什么会导致什么后果,我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他们会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创造性的动作以及运动计划。

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松开手指”,代表着智力发展和生理成熟的过程

孩子在出生之后,他会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他们与环境互动,并通过自己的经验发展各种动作。而能够用手工作是我们与其他物种的最大区别。

1.最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手是“抓得紧紧的”

因为工作和学习的要求,我曾经观察过超过近300个小时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当我观察新生儿的时候,发现婴儿刚出生之后,他的第一个动作是抓握。任何东西比如小棍子、我们的手指放在孩子的手心里,他们会本能的抓握,紧紧不放手——也就是“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将手指或笔杆触及婴儿手心时,婴儿马上握紧不放,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如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可停留几秒钟。 [3]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抓握反射

这种反射在第1个月增强,随后逐渐减弱,到3-4个月的时候逐渐消失。因为孩子本能的抓握反射会被孩子自主性的动作所取代。

2. 慢慢的,孩子学习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开手”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孩子把东西拿起来,又扔掉,不断地要求父母将他扔掉的玩具捡回来,接着又扔掉。

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习“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开手指”。如果这个技能得不到发展,那么孩子很难获得一双灵巧的双手。

抓握反射强调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一起工作。这种反射会影响手指的精细运动能力,即每个手指的独立运动。

“放开手指”是为之后出现的“钳子”抓取能力做准备。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一起捡起一个物体的能力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特征。

3. 逐渐获取更精致的“钳子抓握”能力,帮助走向独立

人类是唯一一个物种,可以单手把大拇指触碰到小指的。这意味着人类可以灵巧的单独使用每一根手指。

在我观察的几个孩子里,他们在10个月左右,可以发展出下面初步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的“钳子”抓取能力。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孩子在扔的过程中,可以使有目的的动作得到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动作,让自己的动作越来越精致化。

慢慢的孩子学习有控制的拿取、放下物品,甚至用小手抓取黄豆粒大小的小物品。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心灵手巧”,意思就是做小手越灵活操控,我们的大脑神经通路建立更强壮;

而更强壮的神经通路,大脑又可以释放精准的指令,让我们做出更加精致准确的动作。

而这些由孩子自主性控制的动作,可以让孩子发展出“我做的到”的想法,发展自信心,促进独立的发展。

他们可以运用这些动作照顾自己(比如将尿不湿扔进垃圾桶、自己五个手指头抓住裤头向上提以穿上裤子、左手握拉链头固定,右手用三四个手指拉上拉链等等),这些动作都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生理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

这也是蒙特梭利说的:

经过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幼儿从独立活动中获得喜悦。

看到这里,你是否开始觉得其实孩子“扔东西”,也不完全是调皮捣蛋,他只是刚开始在学习和探索呢。

那么我们就完全允许孩子随便扔东西吗?完全不给任何的限制吗?其实不然。

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父母,玫瑶老师觉得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孩子内在发展的自然规律,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还要平衡规则与约束。

引导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的孩子正确“扔东西”

1.(5-7个月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了,刚刚开始尝试到“扔”的图示带来的喜悦,此时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和学习。因此可以不需要禁止和呵斥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吃辅食了,他们最常扔的东西是吃辅食环节中的勺子、辅食碗。虽然说孩子只是在探索,但是扔食物和餐具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在蒙氏的理念里,孩子吃辅食的头几餐,我们会给孩子提供适合孩子高度的辅食桌和辅食椅。(能独坐的前提下)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蒙氏的辅食桌辅食椅 / 图片来源:Goggle 侵删

这种辅食桌椅的特点就是低、矮。桌子的面板平而宽。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孩子刚开始抓握餐具还不是很稳的时候,向下掉落在地板上发出响亮的声音。

蒙特梭利把孩子的进食当作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认为进食不仅是补充营养的需求,同时孩子会学习餐桌上的礼仪和文化,同时学习在餐桌上如何与他人社交。

当孩子吃饱了之后可以自己起身离开,而不需要成人的协助将他抱起来。

孩子在这里吃了几次辅食之后,了解了餐桌上的礼仪和方式之后,就可以去到我们成人的餐桌上和成人一起进食了。在我的观察看来,用这样方式过度的孩子,在餐桌上扔食物扔餐具的情况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提供材质各异的、大小不一球类玩具,让孩子可以抓握并学习放手将它们滚动起来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的球、圆柱型的摇铃、两个圆扣在一起的“两圆相扣”(可自制)。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一篮子球、摇铃和其他自制的蒙氏教具

黑白的布球里可以缝制上小铃铛,滚动的时候还可以发出声音,增强孩子的多感官探索。这类玩具的特点就是滚动时也不至于太远,孩子够一够、爬一爬就可以拿得到,可以促进孩子爬行等自主性的动作。

2.(10个月/12个月-2岁左右的学步儿)

这个阶段的孩子同样可以创造一个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去“扔”的环境。

同时随着他们体能的发展,可以有更多有趣的玩法,根据孩子的能力加入更多投入式(Infilare Activity)和套入式(Imbucare Activity)的方式和玩法

1)投入式(Infilare Activity)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用长卷纸纸筒制作的“投入网球”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纸巾桶制作的“投入核桃”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进阶版,更加考验手眼协调的“投入筷子”


2)套入式(Imbucare Activity)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套入橡皮筋

还有各种套圈、叠叠乐等套入式的玩具,都可以给到2岁前的孩子去体验,而且这些都可以引导引导孩子将“扔”东西转换到合适的动作上来,并且在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精进发展动作的技能。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桌面套圈玩具


孩子为什么爱扔东西|美国儿科协会早已告诉过我们!

站立式的套圈玩具


3.发泄式扔东西的情况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发泄式扔东西这种情况的话,有可能是宝宝还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感到生气,愤怒,失望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用更好的方式的去表达,所以就会一言不合就扔扔扔。

这种情况,我们要关注孩子扔东西背后的原因,孩子是求表扬?求关注?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生气了?针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以用来扔的球、纸飞机等等。明确的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不可扔的,易碎的、重的东西,不可以用来扔,因为扔了就会坏了,而且可以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给予孩子明确的限制和规则

如果我们每次都能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坚持规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我们的期望。他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可以扔的,而哪些不行。

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扔东西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孩子背后扔东西的原因。帮助孩子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到正确的方式上来。我们还要反思:我们的环境中,是否给予了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工作的机会和活动呢?

参考:

[1] 美国儿科协会,第6版,定制版

[2]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3]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98

欢迎随手关注 #玫瑶老师说育儿#

一个把蒙特梭利当作生活方式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学习科学育儿吧~

你家的孩子爱扔东西吗?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分享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摇铃   发展心理学   东西   孩子   客体   因果关系   勺子   图示   美国   儿科   餐桌   反射   成人   手指   动作   能力   方式   协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