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强调吃苦,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已经流传了很多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要先吃苦,只有吃够了苦,才能成为一览众山小的人物,所以很多的父母总是不停地给下一代灌输这种思想观念,可是在如今的社会,一味地给小孩灌输这种吃苦的观念,只会埋没了下一代。


这个社会能吃苦的人太多了,在田地里插秧的,在工地上搬砖的,在餐馆里打工的,在风里雨里送外卖的等等,在这些行业当中,有很多的人都是起早贪黑地干活,为了多赚点钱,加班都是家常便饭的事,可是他们依旧拿着微薄的工资,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在这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时代,吃苦早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真正拉开收入差距的是知识量、信息量、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机遇、眼光、贵人,这些因素比吃苦要重要得多。


吃苦重要吗?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它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它只能排在最后一位,如果赚钱的思路不对,人生的规划不正确,即便吃再多的苦,也无法实现收入上的跳跃,在收入上也只能是原地踏步。


就拿最常见的打工来说,同样是打工的2个人,认知水平低的人只想着多加班,多赚点钱,而认知水平高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他宁可少赚钱也不愿意加班,只要工资能维持基本生活就行,这样他就有了多余的时间去学习,去提升自己,他不会图短期的这点钱,他只会看到长远的收入。等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提升的时候,收入自然会成倍地增加,那么以前少赚的钱就很容易地赚回来了。


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就算是脑力劳动也可以分为机械式脑力劳动和非机械式脑力劳动,机械式的脑力劳动就是思维固定,不懂得灵活应用,也就是常见说的读死书、背死书。不能充分理解书中知识的内涵,只知道一味地背诵书中的文字,不懂得深入思考,这种脑力劳动的本质也是体力劳动,即使很能吃苦,也只是一种假努力而已。


而非机械式的脑力劳动就是懂得灵活应用,能够深刻理解书中知识的内涵,能够把编书者的语言思维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学到的基础知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这就是创造力,在同样的学历下,创造力也是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的父母已经不能整天把吃苦挂在嘴边了,一味地强调吃苦的重要性,只能把下一代的希望给扼杀在摇篮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脑力劳动   创造力   认知   内涵   灵活   思维   工资   意义   因素   父母   水平   收入   语言   人物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