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书,却仍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在西方哲学史上实践的含义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在古希腊实践指的是人的道德、政治活动,是指与人相关的自由活动。但实践活动低于理论的求知活动。这是由于古希腊是处于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活动才叫实践。奴隶从事着基本的劳动工作。

在近代,康德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即认为实践是优先于知识和求知活动,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仍然局限于道德领域。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则根本上不过是理论的运用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实践。这是由于康德的时代,德国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还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认识到劳动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而马克思则赋予了实践以全新的含义,即实践是人获得物质资料的生存活动。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从而实现着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马克思进一步认为道德、政治等属于意识形态,本质上只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合理的解释。

教员的《实践论》认为,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看书的过程实际是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这是个人成长最快、最有效的一个办法。

但是,如果只看书,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拒绝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

看了很多书,却仍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康德   古希腊   间接经验   实践论   马克思   真理   含义   理性   事物   道德   不好   过程   理论   东西   感觉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