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人际智能

人际智能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气质、动机和技能方面的差异,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对于孩子而言,人际智能表现为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他人合作等能力。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与人的交往。具有较高的人际智能的孩子幼年时喜欢和别人一起玩;和别人待在一起(通常不喜欢一个人待着);注意别人、照顾别人和教育别人;注重合作,而不注重在游戏中竞争;和指导者联合并形成一种很特殊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发展,他们与人交往的意识不断增强,交往策略也不断丰富和恰当。而父母在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精心培养,将促进孩子在这方面有良好的发展。


凡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他们更容易在群体里产生合作精神,活跃的气氛和热情互助的情景。


具有较高的人际智能的孩子长大些会喜欢组建团队,或者在同伴中推动关系的发展;解决冲突或设计出解决方案,使得每个人开心;推测别人的想法和动机;成为别人的顾问和建议者;遇到新朋友;在小组中扮演领导角色。


学生敢于与周围的人交往,才能为人际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家长应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要能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交往,而不是利用职业权威,让学生感到情感交流中的压抑。要能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积极引导。不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谈话、口头还是书面的交流、直接还是间接的沟通都是有效地与学生交往的途径,都可达到了解学生,增进师生关系的效果。学生通过交往,认识自己的老师,认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


鼓励学生与同伴交往时,家长要格外注意他们对朋友的选择,细心观察他们所交往的对象,一旦发现他们误入不良群体,要耐心劝导,帮助他们分析利弊,一定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其朋友做出的评价必须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判断,让学生感受到家长是出于长辈对他们的关爱,而不是以家长身份的说教。


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和追求高升学率的学校使学习的竞争性产生了畸形,导致学生处于一种对谁输谁赢的惶恐之中,或者消极选择自暴自弃。学生与家长、学校、教师、同学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容易变得生疏、冷漠,他们情感方面的需求也容易被忽视。学习固然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但学习更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事,学校更应是教人成人的场所,应是一个充满关爱和包容的地方。因此,家长应多开展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助性活动,从而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人际智能的四大要素

(1) 组织能力

这是领导者的必备技巧,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剧院的导演与制作人、军队指挥官及任何组织的领导者多具备这种能力,表现在孩子身上则常是游戏场上的带头者。

(2) 协商能力

这种人长于仲裁与排解纷争,适于发展外交等事业。表现在小孩子身上则常为同伴排解纠纷。

(3) 分析能力

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心理治疗师与咨询人员正是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例子,若再加上文学才华则可能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或戏剧家。

(4) 人际联系

对他们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更是忠实的伴侣、朋友与事业伙伴,也会是称职的职员或教师。


培养孩子人际智能三步走

促进人际智能的发展,首先要帮助幼儿认识五官,懂得它们的功能。如用眼睛判断物体的大小,用耳朵辨别物体的声音,用舌品尝食物的味道,用手感觉物体的冷暖、厚薄等;其次,应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用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如使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特征,帮助他快速识别出电影或电视里的人物是否反面角色。鼓励他演短剧和小品。看过一场电视剧,同他谈谈戏中的角色,尽量要求他将戏中的主要人物的特征述说一遍。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的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人际   智能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际交往   领导者   物体   同伴   人际关系   善于   群体   家长   能力   关系   孩子   朋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