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后感

作者基于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简便易行、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它们就被称为 “I can problem solved”——“我能解决问题”的办法,简称就是“IPCS”训练法。也就是说,IPCS训练法就是通过鼓励和引导,培养孩子自己的社会能力,让他们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能从中得到快乐。“我能解决问题”训练到底应该怎么做?训练法的操作步骤,(1)进行“我能解决问题”训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问题发生的重点。比如,妈妈分配孩子做家务,要他每天把自己房间的垃圾倒掉。没想到孩子因为怕黑,不敢一个人去倒垃圾,就把垃圾藏在了床底下。这里,真正的重点是什么?如果你不清楚重点,你可能会这样想,孩子不想倒垃圾是在偷懒,于是你可能很生气。假如你命令孩子一定要扔掉垃圾,就算孩子这次硬着头皮去把垃圾扔掉,下次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这个问题会一直解决不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本质上,孩子对“偷懒”这个重点不认同,所以他也没有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意愿。于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换一个重点。想想看,你要孩子去扔垃圾,本意是想让他做点家务,培养责任感,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培养责任感呢?比如说,如果重点变成了“孩子可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这应该是你和孩子都可以接受的重点。找准了重点以后,孩子主动想了个办法:“我可以去喂鱼”,那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其实很多时候因为父母跟孩子的想法不同,对待同一个事情,我们看到的重点会不同。但是,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把情绪放一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真正的重点是什么。找到双方都认同的重点,孩子才愿意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在找到问题的重点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行“我能解决问题”的基础训练了。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做字词训练。字词训练可以通过和孩子玩游戏来达成。这些词是成对出现的,比如是和不是、一些和所有、现在和以后、相同和不同,这些相反的关系。为了孩子更好的理解,可以和孩子玩游戏造句子,比如,现在我要回家了,以后你可以去我家玩。或者说:我是小宝宝,不是小狗狗。做这些简单的字词训练,可以让孩子在心里对事物有个初步的印象,让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办法。紧接着,我们还可以玩一些跟感受有关的词,比如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等等,让他们学会体会心情。比方说,可以先给孩子看一些简单的图片,上面是一些夸张的表情,像是笑脸、哭脸、生气的脸、沮丧的脸,让孩子通过观察,识别这些脸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心情。同时,我们要多和他们讨论感受,让他们亲自体会,而不是评判他们的感受。比如当孩子玩具被抢或者突然不想玩某个玩具时,我们可以问他:“你现在是什么心情?”通过这种训练,我们不难发现,“我能解决问题”的基础训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观念,那就是遇到问题时,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

(3)做完基础训练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寻找多种解决办法。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哪怕孩子的办法不够好,建议父母也要先稍安毋躁。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办法,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批评他。同时,也不要直接告诉他,而是要通过其他办法引导他。你要让孩子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种解决办法。如果我的第一个办法不管用,我可以试试别的办法,这样,当一种办法行不通的时候,孩子就不容易气馁。比如,一个孩子想要同伴的植物种子,被同伴拒绝了。于是孩子想出了第一个办法:我的自行车给你骑。对方不接受。孩子又想了第二个办法:他拿来铲子,提出跟同伴一起种花,这一次成功了。在这个例子里,我们不能说孩子的第一个办法不好,它不奏效只是因为它不符合别人的想法。但他没有因为被拒绝就立刻放弃,他知道可以再想别的办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训练孩子,让他们去思考更多办法的原因。(4)最后,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学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如果孩子提出的办法不妥当,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新的问题,让孩子继续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新的冲突又该如何解决?这其实是给他进一步思考的机会。要让他意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样他也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会慢慢认识到,不好的办法会给他带来更多糟糕的问题。比如,一个男孩在喂仓鼠,一个女孩也想喂,他应该怎么办呢?孩子想出的办法是很简单粗暴的:我想把她推开。如果孩子能够自己思考后果,他会这样想: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对方会有什么反应呢?她会哭,还是会跟我打闹,还是会跑去跟老师告状?如果发生这些情况,我又应该如何应对?经过这些思考,他会发现:我直接推开女孩,我不但没能开开心心地喂仓鼠,反而惹出了其他问题。所以,最后他自己就会否定这个办法。经过“我能解决问题”训练的孩子,思考能力会显著提升,他们能够直接想出妥当的办法。这就是父母期望中的,有良好社会能力的孩子。

总结本书,什么是“我能解决问题”。 它其实是通过一系列简便易行、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鼓励和引导,最终培养孩子自己的社会能力,让他们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能从中得到快乐。其次,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执行“我能解决问题”的训练。作者给出了四个步骤。首先,我们遇到问题,必须先找到真正的重点;紧接着,通过和孩子做字词训练的游戏,让他们亲自体会遇到问题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接下来就是要帮助孩子寻找多种解决办法;最后,如果孩子想出来的解决办法不够好,我们就需要培养孩子学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个方法。让“我能解决问题”变成一种思考模式,让孩子受益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能力   简便易行   仓鼠   读后感   循序渐进   同伴   后果   情绪   父母   事情   垃圾   重点   发生   办法   孩子   方法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