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语言发育迟缓,这些干货你学会了吗

都说育儿没有说明书,遇到发育难题经验不够用,操碎了新手爸妈的心。

常见的育儿难题一箩筐:

宝宝哭的天昏地暗,哄不停。

宝宝睡觉为啥总惊醒?

宝宝总是出汗冷冰冰?

远离语言发育迟缓,这些干货你学会了吗

最麻烦的问题是,宝宝迟迟不开口讲话,这让很多妈妈纠结又上火,尤其在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时,发现语言发育远远落后,然后开始疑神疑鬼,胡猜乱想,拿不定主意。

上网查资料?想着给宝宝找原因,一堆的专业名词,专业术语,看着头大。有没有更通俗易懂的解释呢?有没有更接地气的指导呢?

问过很多妈妈,什么时候,通过哪些表现,发现宝宝语言发育出现异常?

统计了一下基本上有三点:

1、说话晚,词汇简单。邻居家宝宝都能叫爸爸妈妈了,自己宝宝还不会说话,邻居家宝宝会说短语,打招呼了,自己宝宝还是不会说话。而且教宝宝学说话进步缓慢,记忆力特别差。一般这些对比常发生在15-24个月之间,或者更晚。

2、理解和表达落后。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即使开口讲话,但会说的有限,不会能准确、快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别人说话的理解,也比较迟钝,不是他们听不到,而是听不懂。很多父母对这方面的观察比较晚,大约在3-5岁之间。

3、口齿不清,发音不准。很多宝宝刚开始学说话,都不清楚,很多辅音都说不准,除了发音,但是有些是正常发育现象,有些则是发育问题在作祟。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有些父母分不清,容易忽视。这个问题的发现时间比较宽泛,有的在1岁就开始注意,有的等孩子大一点才重视。

4、没有主动语言。模仿发声是所有宝宝的天性,一旦尝试过发出声音后,他们都能主动的模仿说话,父母就是最佳的模仿对象,但有的宝宝却没有说话的兴趣,即使父母怎么逗,就是不回应,不说话。这个观察比较有难度,很多宝宝在1岁左右可能模仿说话,但在2岁左右也可能闭口不言,很多自闭症早期表现就是这样。

远离语言发育迟缓,这些干货你学会了吗

划重点:如果宝宝这些表现比同龄人落后2个月左右,就应该警惕,并进行引导。如果差距超过6个月还迟迟没有进步和改善,那就需要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检测了。


那么如何及时追踪宝宝发育动向,并及时发现问题呢?

这对未来的干预很重要,毕竟0-6岁是黄金发育窗口,过了这个阶段,宝宝的可塑性降低,很多语言问题都会形成顽固的错误习惯,纠正起来难度会增大。

专业建议如下:

1、0-3岁定期做测评

这个测评可不仅仅是评估语言问题,有个时髦的词儿叫“万物互联”,语言发育迟缓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各种其他方面的发育问题“互联”后,都可能会连累语言发展,忽视了其他方面问题,我们真的会错过揭开真相机会。

测评主要包括五个能力:

大运动能区指身体的姿势、头的平衡,以及坐、爬、立、走、跑、跳的能力;

精细动作能区指使用手指的能力;

语言能区指理解语言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适应能力能区指儿童对其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

社会行为能区指对周围人们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测评工具有很多,比如卫健委发布的《0-6岁儿童发育行为估量表》,都比较适用于我们的宝宝。

2、3-6岁才是重点

虽然语言发育迟缓,本质上从发现时就应该强调介入干预训练,但为什么要强调3-6岁这个时间段呢?这个时间节点不是凭空而来,国外很多语言障碍研究发现,3岁宝宝从思维逻辑,认知发展,肢体行为,社会属性等多个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配合和听从指令,完成训练目标的能力。而截至到6岁,是因为符合语言发展规律,正常情况下,普通孩子到了6岁左右,内部核心语言的发育都接近于成人,语言可被塑造的最佳时机到此为止。

远离语言发育迟缓,这些干货你学会了吗

其实语言发育迟缓远比上面解释的要复杂得多,除了很多发育问题,也不要忽视了语言环境因素这个因素,毕竟语言是后天学习的产物,说好说话,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教导。

12个孩子的语言发育实验,告诉你为什么有的孩子语言能力突出

科普好文:揭开幼儿语言学习的秘密,语言关键期真的存在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迟缓   胡猜乱想   自闭症   语言   干货   发音   落后   说话   父母   能力   妈妈   宝宝   发现   孩子   社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