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你这态度有问题啊!太不认真了!

在家开学第二周开始了。周一上午文化课一切顺利,Coco来到了体育课。他跳绳,让爸爸帮他计数。

刚开始还能听到爸爸的表扬声:挺好的啊,能一口气跳十个了。几分钟后:

“你别这样啊,你要是跳你就认真点儿!”

“你这是练习么,你这是态度问题!”

“你能不能认真点儿?!”

最后,Coco哭着跑来找我:“妈妈,我要找妈妈!”

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这场面熟悉么?

相信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使用过“态度”这个词儿。而且往往都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尤其是在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就像上面的跳绳小冲突中,“你态度有问题!”这就是一个标签,当我们给孩子贴上这个标签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感受是“沮丧”+“委屈”+“无助”+“愤怒”。

态度是一个结果,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而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手段。

我们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教育行为,认真的花时间(甚至是一辈子的时间)去传达给孩子:如何才能拥有“正向态度”。——《教出正向态度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被误解的“态度”正在伤害你的孩子

回忆一下,在你和孩子的相处中,有哪些情境会让你想到“态度”?或者“态度不端正”?

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呆;孩子本来能做对却粗心大意没有做对的题目;孩子写字歪歪扭扭;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走神等等情境,会不会让你想到“态度”问题呢?

那我们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有多频繁的用到“态度”这个词呢?

“你这是什么学习态度?你给我认真点儿!”

“你知道态度决定一切么?好好端正你的学习态度!”

“你本来挺聪明的,要是能端正学习态度,你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成绩!”


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再请回忆一下,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效果如何呢?通常一两次,可能孩子会默默接受。但如果“态度”成为了家长的口头禅,孩子一般就不买账了。他们还会因为这一语言发展出“沮丧”或“烦躁”等情绪,甚至有些孩子会发展出对抗行为

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反应?难道不是他们端正了态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么?

当然不是!我们误会“态度”了态度是我们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完善人格,经过长期努力之后的家庭教育成果。在孩子成年后,他们面对世界的时候,拥有一个正向的态度:无论经历任何风雨,他们都可以用正向的态度、乐观的面对一切。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么?

所以态度是个长期愿景,却不是近期目标,也不是孩子想端正就能端正的。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消极情绪和对抗行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被看见,他们没有被理解。这通常是因为我们对于态度的误解,让我们把问题聚焦在孩子不努力、不认真这个狭隘的框框里。却恰恰忽略了为什么孩子做不到?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具体的问题?难点在哪里?我能做什么帮他克服这个困难呢?同时也忽略了孩子当下的感受和情绪。情绪不被理解,就是孩子不配合的症结所在。

在上面的Coco跳绳的例子里,其实Coco是因为单脚交替跳还不熟练,他只能一个一个的跳,为了能连续跳几个,他会把动作搞得很夸张。有时候我叫他“小燕儿飞飞”。但我知道这不是个结果,这只是他练习的一个过程,等他摸索出了跳绳的诀窍,他就不会采用这种花哨又不快的跳法了。


但爸爸并没有了解到这个情况,也没有关注他目前的困难。相反的,爸爸在批评他的“态度”。Coco本来跳得就不愉快,每跳过一个都觉得很难,很痛苦,他已经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在练习了。可爸爸却说他不认真?!于是他立刻认为自己不被父亲所接受,他的情绪就爆发了!


其实爸爸只需要放弃关注态度问题转而关注他究竟为什么跳不过去的问题,给予他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和帮助,他就不会产生情绪波动,反而会很配合的积极练习啦。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的不当行为,先不去评价“态度”,而是去关注切实的“原因”和“困难”,给予孩子实质性的帮助,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正向态度”。


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培养孩子的正向态度,你可以这样做:

像刚才例子中所说的,遇到问题先不要认为孩子是故意的,也就不那么容易将他们贴上“态度不好”的标签了。如果孩子犯错,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帮助他们:

  1. 发现问题,先认可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2. 不贴标签,不用“态度不端正”来否定孩子。
  3. 找到此事中的积极方面,认可孩子的努力,表扬孩子的进步
  4. 找到问题根本原因,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 孩子的行为都具有某种目的性,大多是想要掌控生活
  •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阿德勒指出:人类的行为都有某种目的。

    有的孩子是为了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孩子是为了拖延下一个他不喜欢的活动的开始;还有的孩子是为了逃避惩罚。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在思考、权衡、评估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才能成功!

    而孩子们的所做作为都反映了他们的“态度”,也就是在他们自己的小小世界中,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教出正向态度的孩子》

    明白了“孩子的行为都是为了想要掌控生活”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正面引导,从而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和正面态度。


    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 你越能表现出无条件的爱,孩子就越能表现出更正向的态度
  • 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不是毫无原则的放纵,而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无论他们能不能达到我们心中理想的样子,我们都爱他们。这种爱不会因为一次错误而有所减少,也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有所降低,这种爱永远只因为他这个人而存在。

    如此,孩子才能觉得“被人所爱”,归属感和安全感才会油然而生。

    阿德勒说: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父母谈到孩子的时候,都会说“我的”孩子怎样怎样。是的,孩子是我们生的,但是从他哇哇落地开始,他就是一个人了!一个独立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使命是成为他们自己!

    所以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帮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才能,不断的肯定他的表现,同时为孩子找到表现才能的机会,保证孩子能多次得到成功的体验!

    养育孩子就必须帮他们建立正向态度,而不是以批评或负面的态度贬损他们。

    ——《教出正向态度的孩子》

    如果你珍惜你的孩子,请经常的肯定他们!允许他们与你不一样,鼓励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你家孩子学习态度如何?大部分家长都对“态度”存在误解

    从今天起,请解开对“态度”的误解!不评价孩子的态度,多关注孩子的困难,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切实帮助。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因为最爱孩子的就是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误解   态度   孩子   目的   归属感   情境   实质性   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   情绪   批评   困难   爸爸   家长   父母   标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